[发明专利]荧光构件及发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7964.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大长久芳;四之宫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F21V5/00;F21K9/64;G02B5/20;H01S5/022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天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构件 发光 模块 | ||
1.一种荧光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波长转换部,其具有供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射部、以及供被入射的光激发而进行波长转换后的转换光射出的出射部,以及
反射部,其被设置在上述波长转换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上述波长转换部由从上述入射部入射的光源的光在射向上述出射部时所发生的散射的程度比多晶体材料时小的材料来构成,
上述波长转换部为棒状的构件,在该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
上述波长转换部的长宽比为10~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为多棱柱或圆柱,在与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不同的侧面,设置有上述反射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由单晶材料或陶瓷材料构成,上述单晶材料或上述陶瓷材料的主轴与连结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的直线所成的角为±5°以内。
4.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以及
波长转换部,其具有供上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射部,以及供被入射的光激发而进行波长转换后的转换光射出的出射部;
上述波长转换部由从上述入射部入射的光源的光在射向上述出射部时所发生的散射的程度比多晶体材料时小的材料来构成,
上述波长转换部为棒状的构件,在该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
上述波长转换部的长宽比为10~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射部,该反射部被设置在上述波长转换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上述波长转换部为多棱柱或圆柱,在与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不同的侧面,设置有上述反射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由单晶材料或陶瓷材料构成,上述单晶材料或上述陶瓷材料的主轴与上述光源的光轴所成的角为±5°以内。
7.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波长转换部,其具有供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射部,供被入射的光激发而进行波长转换后的转换光射出的出射部、以及与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不同的侧面,以及
散热部,其被设置为覆盖上述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波长转换部被构成为:对于从上述入射部入射的光源的光赋予指向性,
上述波长转换部的长宽比为10~1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部使用了热导率为50[W/(m·K)]以上的材料。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射部,该反射部被设置在上述侧面与上述散热部之间;
上述反射部被构成为使入射到上述波长转换部的光源的光发生内面反射,并使用了可见光反射率为80%以上的材料。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被构成为:从上述入射部入射的光源的光在射向上述出射部时所发生的散射的程度比从上述入射部入射的光源的光在射向上述侧面时所发生的散射的程度小。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为棒状的构件,在该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为多棱柱或圆柱。
13.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波长转换部由单晶材料或陶瓷材料构成,上述单晶材料或上述陶瓷材料的主轴与连结上述入射部及上述出射部的直线所成的角为±5°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79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