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17082.2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熊见和久;岩井保范;池永茂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 主分类号: | B01D63/04 | 分类号: | B01D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张平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入孔 原水 中空纤维膜束 内壁面 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中空纤维膜 筒状壳体 粘接剂 中空纤维膜组件 固定部 洗涤性 中心部 污垢 盖体 过滤 运转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在过滤运转时中空纤维膜不易产生污垢,中空纤维膜的洗涤性也良好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在本发明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中,多束中空纤维膜束60的第1端部侧和第2端部侧连同筒状壳体10的内壁面或盖体的内壁面一起利用粘接剂被固定。第1端部侧的基于粘接剂的固定部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而形成的多个原水导入孔65。多个原水导入孔65具有第1组原水导入孔66和第2组原水导入孔67,所述第1组原水导入孔66形成于多束中空纤维膜束60的各自的包含中心部的位置,所述第2组原水导入孔67形成于多束中空纤维膜束60彼此之间、及多束中空纤维膜束60与筒状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在各种领域的水处理用途中使用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背景技术
在使用容纳有多根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持续进行过滤运转时,可能会由于发生膜堵塞或在膜面形成附着层而产生会导致过滤性能下降的污垢。在产生这样的污垢的情况下,通过进行空气洗涤、逆压洗涤而对膜进行洗涤,由此使过滤性能恢复。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98373号公报)的图6中,示出了架式(rack type)过滤装置用组件。多根中空纤维膜3a的一个端部通过具有贯穿孔14a的粘接固定层14而实现一体化。在过滤运转时,原水被供给至供给水入口2c,在进入下部环13内后,通过贯穿孔14a而被导向中空纤维膜3a的外周面(第0046段)。在对中空纤维膜3a进行气体鼓泡时,将气体从气体供给口向下部环13供给,使其通过粘接固定部14的贯穿孔14a而使中空纤维膜3a振动(第0047段)。在图7、图8中,示出了中空纤维膜3a与贯穿孔14a的位置关系。
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686225号公报)的图1中,示出了在中空纤维膜束1的中心附近配置有整流管6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在过滤运转时,被处理液从原水入口7进入,在中空纤维膜束外周及整流管6通过后利用中空纤维膜1进行过滤,在过滤水出口8通过后排出到中空纤维膜组件外。在进行空气洗涤时,从兼作排水出口的空气导入口10供给的空气经空气喷嘴5进行分配,对中空纤维膜1放出(第0011段)。
在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708619号公报)的图1中,示出了中空纤维膜组件1。在中空纤维膜4的两端部具备灌封部5、5',在灌封部5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成为从组件外部供给的液体的流出口的圆锥形贯穿孔6(第0011、0013段)。其中记载了下述内容:通过具有上述圆锥形贯穿孔6,无论中空纤维膜的位置如何,所容纳的全部中空纤维膜均可以得到有效利用(第0014段)。
在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694535号公报)的图1中,示出了中空纤维膜组件。在中空纤维膜组件中,容纳有在组件壳体1内多根被集束的中空纤维膜2、和被插入中空纤维膜2的内部并具有导水孔5的导入管4。导入管4的一端被树脂固定部3所固定,另一端开放,与原水通水路连通(第0018段)。在过滤运转时,从原水通水路导入的原水在被供给至中空纤维膜束的外周面的同时,也从导水管4的导水孔5被供给至中空纤维膜束的内周面。其中记载了下述内容:这样一来,由于原水从中空纤维膜束的外周面与内周面这两面进入,因此中空纤维膜与原水的接触面积变大,可以降低由被过滤物的堆积包覆所引起的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效率的降低(第0019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过滤运转时不易在中空纤维膜产生污垢、中空纤维膜的洗涤性也良好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本发明提供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其是在筒状壳体内容纳有多束中空纤维膜束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所述筒状壳体在两端开口部分别固定有具有液体出入口的盖体,所述液体出入口包含原水供给口和透过水排出口,
所述多束中空纤维膜束中,
原水供给口侧的第1端部侧以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第1端面侧被封闭的状态,连同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或所述盖体的内壁面一起利用粘接剂被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7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