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刷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6029.0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金丸直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6B5/00 | 分类号: | A46B5/00;A46B9/04 |
| 代理公司: | 31300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国华<国际申请>=PCT/JP2017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牙刷 颈部 把手体 挠曲量 把手部 延伸 毛束 植毛 植入 清扫 | ||
提供一种清扫力更优异且使用感更优异的牙刷。牙刷(1),其特征在于,具备把手体(10),所述把手体具备头部(2)、延伸至该头部(2)设置的颈部(4)、延伸至该颈部(4)设置的把手部(6),头部(2)的植毛面上植入有毛束,通过特定的测定方法测定的所述头部(2)的挠曲量A和所述颈部(4)的挠曲量B之积为0.8~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刷。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3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4536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龋齿、牙周病的预防中,由使用牙刷刷牙带来的口腔内的菌斑除去是重要的。以往,为了提高菌斑除去效果,有人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牙刷的方案。例如,通过使牙刷的头部变薄、颈部变细,可使刷毛到达通常的牙刷难以到达的臼齿深处(臼齿的咽喉侧)。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头部被薄型化,口腔内操作性优异的牙刷。
另一方面,有牙周疾病的人中,由使用牙刷刷牙带来的牙周袋的污渍除去或牙龈按摩很重要。对于牙周袋的污渍除去或牙龈按摩,刷毛的适度挠曲是必要的,至今,有人提出过直径较细的刷毛密集的牙刷或使用前端极细毛等的牙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43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決的课题]
但是,为了提高对通常的牙刷难以到达的臼齿的深处等的清扫力,若只是让牙刷的头部变薄,则头部的耐折强度或毛束的脱落强度降低,牙刷的品质降低。此外,由于使头部变薄,故而使用时头部容易挠曲,毛束散开等使用者的使用感受损。因此,头部变薄是有限制的。
此外,通过使刷毛挠曲变大,使对牙龈的接触感变良好,从而提高使用感。但是,若刷毛挠曲过大时,会产生刷毛进入牙周袋的进入性降低,清扫力降低,毛散开变严重,牙刷的耐久性降低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清扫力更优异且使用感更优异的牙刷。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
[1]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具备把手体,所述把手体具备头部、延伸至该头部设置的颈部和延伸至该颈部设置的把手部,所述头部的植毛面上植入有毛束,通过下述方法(α)测定的所述头部的挠曲量A和通过下述方法(β)测定的所述颈部的挠曲量B之积(A×B)为0.8~10。
方法(α):使所述头部的植毛面朝向铅直方向的上方,以将所述头部和所述颈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的所述把手体前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在所述固定状态下再在所述头部中相对于植毛部的长轴方向长度,与所述植毛部的前端相距10±3%的位置处悬吊200g的锤,将10秒后的所述把手体前端从所述基准高度起的高度上的移位量(单位为mm)作为所述头部的挠曲量A。
方法(β):使所述头部的植毛面朝向铅直方向的上方,以将所述颈部和所述把手部之间的边界的位置进行了固定的状态下的所述把手体前端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在所述固定状态下再在所述头部中相对于植毛部的长轴方向长度,与所述植毛部的前端相距50±3%的位置处悬吊200g的锤,将10秒后的所述把手体前端从所述基准高度起的高度上的移位量(单位为mm)作为所述颈部的挠曲量B。
[2]根据[1]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挠曲量A和所述颈部的挠曲量B之积为2~10。
[3]根据[1]或[2]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法(α’)测定的所述头部的挠曲量A’和所述颈部的挠曲量B之积为2.5~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6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