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家用供暖设备的有害排放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5070.6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西斯科·里科博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克诺洛吉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家用 供暖 设备 有害 排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少从家用供暖设备(例如颗粒炉、燃油炉和燃木炉、或燃气锅炉)排放至大气的有害排放物,并且用于减少来自家庭和商业用途的燃木烤箱的排放物以及来自工业设备和大型船舶的排放物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但用于减少从家用供暖设备(例如颗粒炉、燃油炉和燃木炉、或燃气锅炉)排放至大气的有害排放物,而且用于减少来自家庭和商业用途的燃木烤箱的排放物以及来自工业设备和大型船舶的排放物的装置和相关方法,因此本发明在这些设备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正经历一段极大的环境危机,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强加给我们的需求,消费和随之而来的工业生产的增加,对供暖手段的轻率使用以及车辆交通的增加。同时,在公众舆论和近年来新近形成的环境保护协会的压力下,国际组织向地方政府提出了旨在限制由污染造成的损害,特别是今后减少污染原因的各种倡议。不幸的是,这些倡议通常会产生温和的补救措施,例如交替使用机动车辆,其仅仅具有权宜和表面效果,而城市继续受到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的困扰,对人类健康带来的不仅仅是危害性后果。
家用供暖手段以及用于第三产业和贸易产业的供暖设备代表污染的重要来源,就有害排放物而言,与运输产业或工业生产相当。即使到目前为止,至少在运输产业,已经实施了国家和欧洲共同体法规,通过欧洲车辆分类建立对大气排放的限制,但是对于家用排放,没有采取显著的环境措施。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关于此类排放的信息,以及由于难以登记在某一领土上的炉灶和锅炉的数量;还不知道污染物(例如来自家用燃油锅炉或木柴炉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心理原因,引导了对一种供暖系统而非另一种的选择:事实证明,从壁炉或从颗粒炉(pellet stove)或木柴炉中排放至大气的微粒排放量远远高于燃气或天然气锅炉的排放量,甚至高于燃油供暖设备的排放量,但近年来木材或颗粒(pellet)供暖设备已经找到了热情的支持者,这种供暖设备经历了一定的扩张。此外,木材或颗粒供暖被认为是一种便宜类型的供暖方式,选择这种供暖设备而非另一种只是出于经济原因的驱动,因此这些供暖系统通常没有过滤器或专用的燃烧室,过滤器或专用燃烧室可以用于产生较少量的微粒,但它们由于更昂贵而被弃用。结果是,壁炉或颗粒炉排放至大气中的微粒排放量远远高于通常所认为的微粒排放量;据估计,例如,单个颗粒炉排放至大气中的微粒数量相当于350个天然气锅炉产生的微粒数量。
微粒物或PM在设备排放物的所有污染物中被认为是对空气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一种污染物,特别是在城市中汽车尾气也产生了微粒物。该术语“微粒物”通常表示悬浮在空气中并由金属、二氧化硅、碳微粒等组成的物质、液体和固体,其直径在几纳米至500微米或更大之间变化。对人类健康特别危险的是称为PM10的微粒组分,其由直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组成,因为尺寸如此小,所以一旦被人吸入,会根据其大小到达深呼吸道,甚至到达肺泡壁,这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具有或多或少有害影响,甚至决定肿瘤及其他严重疾病的发生。
除了微粒排放之外,生物质的燃烧,特别是木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从而产生对健康刺激有害的排放物,还促成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已无法通过森林来平衡了。这种气体排放物是对全球变暖和地球周围臭氧层枯竭负有责任的温室气体,因此它从所有影响来看都是危险的环境污染物。
甚至大型船舶的废气也被认为是商业港口和旅游港口的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它们含有近10%的硫,这些废气也会导致酸雨,从而毁坏农作物和建筑物。
CH676436公开了一种处理家用设备和工业设备排出的气体的方法。
由于上述原因,人们强烈感受到来自家用或商用设备的污染排放问题,特别是微粒材料和CO2排放问题。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有效减少这种排放的装置,而没有继发缺点或对设备产生限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克诺洛吉斯有限公司,未经特克诺洛吉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