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户全双工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986.X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1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斯特林-加拉赫;刘斌;张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8 | 分类号: | 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户 双工 自适应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法,其中包括:通过第一服务点建立多用户全双工模式,其中所述多用户全双工模式使得能够实现到第一无线设备的下行链路和来自第二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所述第一服务点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请求在全双工时间段中指示所述服务点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信道质量的第一信道质量指示和在非全双工时间段中指示所述服务点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之间信道质量的第二信道质量指示;根据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指示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指示评估所述全双工模式;根据评估来调整所述全双工模式的至少一个参数。
相关申请案交叉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3月3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多用户全双工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系统”的第15/060,481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数字通信,尤其涉及多用户全双工通信系统中全双工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全双工(full duplex,简称FD)设备中,该设备同时在单个频带进行发送和接收。换句话说,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同时发生,并且在相同的频带上进行。FD设备不必像半双工设备那样一定要等到完成发送才能进行接收,因此频谱效率有可能增加一倍。然而,因为FD传输涉及同时发送和接收,所以发送的信号会干扰接收的信号,FD接收机需要对发送的信号进行消除。除非仔细控制不同的链路,否则发送的信号可能过度干扰接收的信号。在涉及两个以上的设备(即多用户)的情况下,会有多个可能造成干扰的传输,这个问题还会变的更复杂。例如,基站将传输从一个基站中继到用户设备,或者多个用户设备在相同频率上同时向全双工基站发送信号和从全双工基站接收信号。例如,当至少一个服务实体(基站、增强型基站和接入点等)正在执行全双工操作时(上行链路来自一个设备而下行链路则指向另一个设备),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法,其中包括:通过第一服务点建立多用户全双工模式,其中所述多用户全双工模式使得能够实现来自第一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和到第二无线设备的下行链路;所述第一服务点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请求在全双工时间段中指示所述服务点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之间信道质量的第一信道质量指示和在非全双工时间段中指示所述服务点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之间信道质量的第二信道质量指示;根据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指示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指示评估所述全双工模式;根据评估来调整所述全双工模式的至少一个参数。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至少一个参数是指调整所述上行链路的参数。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至少一个参数是指调整所述下行链路的参数,所述全双工时间段和/或所述非全双工时间段包括传输帧内的单个子帧、多个子帧、单个时隙或多个时隙。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包括修改所述上行链路或所述下行链路的功率和/或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MCS)。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评估包括将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和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差值与至少一个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第五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如果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和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指示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那么所述上行链路的传输功率降低所述差值减去所述第一阈值。根据第六实施例,在第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指示降低所述差值减去所述第一阈值。根据第五实施例,在第八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是所述第一服务点基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指示的值、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指示、与所述第一服务点连接的调度设备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或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服务质量要求之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九实施例中,所述下行链路的传输功率受到限制,使得所述第一服务点所在下行链路引起的自干扰低于第三阈值。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第十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用户设备或第二服务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比特块大小确定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