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丙噻菌胺的植物病害防除效果的增强方法及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4983.6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宗和;林博之;阿部柚果;西村昭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43/10 | 分类号: | A01N43/10;A01N25/00;A01N25/3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病害 噻菌胺 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植物油 石蜡 病害防除 栽培土壤 非离子 树脂类 种植物 | ||
1.一种增强异丙噻菌胺或其盐的植物病害防除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作为(a)成分的异丙噻菌胺或其盐一起,使用作为(b)成分的选自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植物油、石蜡类和树脂类中的至少1种。
2.一种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作为(a)成分的异丙噻菌胺或其盐、与作为(b)成分的选自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植物油、石蜡类和树脂类中的至少1种施用至植物或植物的栽培土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选自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和石蜡类中的至少1种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选自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系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系表面活性剂和烷醇酰胺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1种表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选自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系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系表面活性剂和烷醇酰胺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1种表面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选自硫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磺酸系表面活性剂和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1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为选自乙氧基化脂肪族胺系表面活性剂,二烷基铵盐系表面活性剂和烷基铵盐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1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植物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植物油为选自松浆油、松浆油脂肪酸、大豆油、甲基化大豆油、菜籽油、甲基化菜籽油和甲基化种子油中的至少1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石蜡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石蜡类为选自石蜡、石蜡基石油、石蜡基矿物油和机械油中的至少1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b)成分为树脂类,所述树脂类为选自醇酸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a)成分与(b)成分的重量比为1:5000~500:1。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在茎叶处理或土壤处理的情况下,作为(a)成分的异丙噻菌胺或其盐与(b)成分的施用量合计为10ppm~100000ppm。
20.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作为(a)成分的异丙噻菌胺或其盐、以及作为(b)成分的选自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植物油、石蜡类和树脂类中的至少1种,(a)成分与(b)成分的重量比为1:5000~5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未经石原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9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