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合以构成混合物的装置、设施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4782.6 | 申请日: | 2017-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2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S.桑瓦尔德;B.罗特;B.菲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IPCO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33/81;B01F35/71;B01F35/93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傅永霄 |
| 地址: | 德国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构成 混合物 装置 设施 方法 | ||
1.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混合至可流动的基础材料以用于借助于连续的混合运行构成混合物的装置,其中,用于混合的所述装置具有如下特征:
a 用于混合的所述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混合容器(12)和第二混合容器(14),
b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和第二混合容器(12,14)具有相应进入开口(26,32)、用于混合所述第一材料或者第二材料的相应引入开口(46,48)以及相应压力补偿开口(30,36),
其特征在于,
c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容器相应地设有搅拌机构,
d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和第二混合容器(12,14)的压力补偿开口(30,36)借助于压力补偿管道(38)彼此相连接或朝向周围环境敞开,其中,在所述装置的运行中所述压力补偿开口(30,36)处在在所述混合容器中存在的液位(42,44)上方,且
e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的排出开口(28)和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的进入开口(32)借助于连接管道(40)彼此相连接,其中,在所述装置(10)的混合运行中所述连接管道(40)是敞开的且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的排出开口(28)和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的进入开口(32)以及所述连接管道(40)处在所述混合容器(12,14)中的液位(42,44)下方,从而使得流体能够跟随重力由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到达到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的排出开口(28)和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的进入开口(32)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构造用于将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混合至尿素熔液以用于构成分散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和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相应地具有带有相同容积的相同的基本形状且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 所述第一和第二混合容器(12,14)的进入开口(26,32)和/或排出开口(28,34)在所述混合容器(12,14)内相应地过渡到成角的管件(56)中,且
b 所述成角的管件(56)的中间平面相应地垂直于所述第一或者第二混合容器(12,14)的中间纵轴线(24)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以90º的角度成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 所述成角的管件(56)的开口,其构成在所述混合容器(12,14)内的进入开口或者排出开口,平行于所述第一或者第二混合容器(12,14)的中间纵轴线(24)来看相应地在相同的切向方向上指向。
7.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的进入开口(26)与基础材料输送装置相连接,且
b 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的排出开口(34)与用于所述混合物的再加工的装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输送装置是用于尿素熔液的输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所述混合物的再加工的装置是成丸装置(76)、造粒装置或用于制造小片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12)、所述第二混合容器(14)、所述压力补偿管道(38)和/或所述连接管道(40)具有双壁结构,
b 借助于所述双壁结构构成的间隙构造用于通引热介质或冷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 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混合容器(12,14)具有处在外部的热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PCO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PCO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7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微气泡产生器
- 下一篇:用于多腔室采样器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