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004.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寺岛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7/18 | 分类号: | H03K17/18;H02M7/48;H03K17/082;H02M1/08;H02M1/32;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徐飞跃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选择从驱动装置的报警端子识别异常因素的信号和表示异常因素的发生持续的信号并将其输出的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其具有:多个保护因素发生检测部(32~34),其检测是否发生了触发半导体元件的保护动作所需的保护因素,并输出保护因素发生信号,其中半导体元件构成功率转换装置;识别信号生成部(35),其在多个保护因素发生检测部中的任意者输出了保护因素发生信号时,生成脉宽因保护因素发生检测部的不同而不同的保护因素识别信号;持续信号生成部(36),其在从保护因素发生检测部输出保护因素发生信号的期间生成保护因素持续信号;信号选择部(37),其选择保护因素识别信号和保护因素持续信号中的任一者;和报警信号输出部(40),其输出由该信号选择部选择的选择信号作为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构成例如功率转换装置的半导体元件进行驱动并且具有保护动作状态的通知功能的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智能功率模块(IPM)备受关注。该智能功率模块是将半导体元件(IGBT、MOSFET等功率管)及其驱动电路,与半导体元件的应对过电流、短路、控制电源的电压降低、芯片温度过热等异常的保护电路一同作为一个电子零件来模块化而得的模块。
另外,还提案有:在智能功率模块中,除分别检测这种异常的多个保护电路外,还组装有:报警信号输出电路,其输出可根据由各保护电路检测出的异常的种类来形成预定的脉宽的报警信号的脉冲信号;和通知信号输出电路,其在从该报警信号输出电路输出脉冲信号时,将与设定的脉宽相当的1脉冲作为保护动作通知信号进行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具有输出这样的报警信号的判断电路,在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侧,例如在逆变器控制装置中,通过检测报警信号的脉宽而能够判断半导体元件中发生的异常的种类。
然而,存在像上述那样仅输出1脉冲的保护动作通知信号时,即使半导体元件的异常被消除,也不能对其进行检测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上述不良,本申请人提案有一种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其在异常因素发生时,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输出可识别异常因素的规定宽度的报警信号,在异常因素解除后报警信号的输出结束时,通过输出与报警信号不同的脉宽的报警解除信号,使报警信号的判断及异常消除的检测变得容易(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3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58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于专利文献2中提案的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测定脉宽,判断异常的种类,并且检测报警信号的输出的结束,因此,为了判断各个脉冲为报警信号和报警解除信号中的哪一个,需要一定程度上规模大的电路,也对成本造成影响。
另外,即使在不进行报警解除信号的识别而检测脉冲信号是否持续输出,当脉冲信号的输出停止时判断为报警解除的情况下,检测脉冲信号是否持续输出的电路需要为一定程度上规模大的电路。例如,在从检测出一个报警信号到检测出下一个报警信号为止的期间,不存在报警信号。因此,在报警信号期间,为了对是否持续进行判断,需要对检测到报警信号这样的信息进行存储,且需要利用报警解除信号来将该存储清除。如果只想知道报警是否已解除,则根据异常状态的有无来检测L电平或H电平的2值信号是更加简单的。
另外,如果考虑由半导体集成电路(IC)来构成驱动装置,则根据不同的应用,有只要能够对异常的种类进行判断即可的情况、和只要能够对异常状态的有无进行判断即可的情况,为了个别地对应,需要针对各情况对半导体集成电路进行个别地开发。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以往例的未解决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选择从驱动装置的报警端子识别异常因素的信号和表示异常因素持续发生的信号并将其输出的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