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3287.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洛伊布尔;克里斯多佛·布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F16H6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骥;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控制器 插塞器 壳体 导体迹线 变速器控制器 变速器壳体 注塑包封 紧固 引脚 开口 包围 穿过 | ||
提供了一种控制器(10),尤其是变速器控制器(10),其被设立成用于,紧固在壳体(200),尤其是变速器壳体(200)的外侧或内侧上,其中,控制器(10)包括电路板(11)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电路板(11)上的且直接以其引脚(18)与电路板的相对应的导体迹线连接的插塞器(13;14),插塞器被设立成用于,探伸穿过在壳体(200)中的开口(201),并且经由布置在电路板(11)上的导体迹线建立壳体(200)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的电的和/或信号的连接,其中,注塑包封部(17)至少包围电路板(11)和一个或多个插塞器(13;1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对车辆的功能的控制,例如对自动变速器、照明功能、发动机功能等的控制越来越多地经由控制器来进行,例如诸如电子变速器控制部和类似的所谓的ECU(电子控制装置,来自英文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电子控制器。由现有技术公知有集成式的控制器以及附装式和远距安装式控制器附装式和远距安装式控制器具有的优点是,它们由于用于控制器的部件数量少而本身在开发和制造方面相对低成本。但是,需要附加的部件以实现对例如车辆的控制。这些部件例如是电缆,电缆束或插塞连接部。
此外,电子控制器还永久地受制于如下趋势的影响,即,在功能范围保持不变或有所提升情况下在价格方面要变得更便宜或必须变得更便宜。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现有的解决方案或使用新型的概念。
在当前的系列应用中,具有传统的构造的控制器(也就是说具有壳体和插塞器的已装备的电路承载体)作为附装式(控制)器被旋拧在机组(例如自动变速器)上。经由两个插塞连接部将两个电缆组连接至变速器和车辆。在变速器侧,又经由插塞连接部建立了到变速器内腔中的部件(例如传感器、阀、马达)上的接驳。电缆组在此是该系统中的重要的成本集。
从DE 199 55 603 C1公知了一种布置在变速器壳体内部中的变速器控制器,在其中,在柔性的电路板上布置有插塞器装置,该插塞器装置利用插塞连接器置入到变速器的壳体开口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电子控制器的构造概念。具体而言,应该显著简化包括布线范围在内的设计上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尤其是变速器控制器,其被设立成用于,紧固在壳体的外侧或内侧,尤其是变速器壳体上,其中,控制器包括电路板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电路板上的且直接以其引脚与电路板的相对应的导体迹线连接的插塞器,插塞器被设立成用于,探伸穿过在壳体中的开口,并且经由布置在电路板上的导体迹线建立壳体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的电的和/或信号连接,其中,注塑包封部至少包围电路板和一个或多个插塞器。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控制器布置在壳体的外侧,并且插塞器是变速器侧的插塞器。有利地,电路板在对置于变速器侧的插塞器的侧上具有车辆侧的插塞器,其经由导体迹线与变速器侧的插塞器连接。
在替选的设计方案中,控制器布置在壳体的内侧上,并且插塞器是车辆侧的插塞器。有利地,电路板在对置于车辆侧的插塞器的侧上具有变速器侧的插塞器,其经由导体迹线与车辆侧的插塞器连接。在另一替选的设计方案中,电路板的与车辆侧的插塞器连接的导体迹线有利地直接与变速器侧的部件连接。
有利地,借助钎焊、压入、熔焊来实现在壳体内腔中的部件与导体迹线之间的连接,并且/或者壳体内腔中的部件包括尤其是与传感器,致动器,阀和/或马达的信号接驳部、尤其是总线接驳部、和/或电压或电流供应部。
通过如下布置,即,控制器的插塞器穿过存在于壳体中的开口地使壳体的外侧与内侧连接,不仅能够实现节省电缆线束,而且还为其他部件的安装创造了更多空间。由于可以将控制器灵活地安置到壳体上的内部或外部,因此可以适合特殊的安装情况,甚至可以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3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