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跨服务器机架电源的输入相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12340.8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S·L·哈里斯;B·A·鲁本斯坦;M·E·肖;J·J·西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器 平衡 服务器 电源 机架电源 跨服务器 输出电压 汇流条 输入相 校正 计算机程序产品 工作负载 平衡机架 输出连接 可微调 相电流 热拔 承载 监视 响应 交流 | ||
各个方面扩展到用于对跨服务器机架电源的各输入相(111‑113)进行平衡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机架管理器可监视机架级别处的各个个体交流(AC)相电流。机架管理器知道(或可至少确定)哪些电源(103‑107)连接到哪个相。机架管理器可微调各个个体PSU(103‑107)输出电压,以平衡机架级别处的电流相。平衡可响应于经改变的服务器工作负载、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的热拔等而发生。当每台服务器有一个PSU时,相平衡可通过经由汇流条或导线将电源的输出连接在一起来完成。各个个体电源的输出电压可被调整以实现更好的相平衡。相不平衡可通过汇流条(141‑142)或承载足够负载的导线来被校正以校正相不平衡。
背景
1.背景和相关技术
计算机系统及相关技术影响社会的许多方面。的确,计算机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已转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最近,计算机系统彼此耦合并耦合到其他电子设备以形成计算机系统及其他电子设备可在其上传递电子数据的有线和无线计算机网络。因此,许多计算任务的执行被分布在多个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或多个不同的计算环境中。例如,分布式应用可在许多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处具有组件。
在数据中心内部,各计算组件可被安装在各机架中,以向第三方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电源单元也可被安装在机架中,以向各种计算组件提供功率。通常,数据中心的主功率是三相240V AC。电源单元可使用三相中的两相来将主AC转换为用于计算组件的低电压稳压DC功率。
在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器负载可相对显著地摆动,使服务器从接近0%的利用率到接近100%的利用率,或反之亦然。服务器也可被热拔,从而快速地使服务器与操作断开连接。当电源单元使用三相中的两相时,这些事件以及其他事件可致使跨三相的相电流的变化(即,三相可能变得不平衡)。为了补偿,可超裕度设计(overdesign)数据中心内的电子基础设施。
但是,超裕度设计增加了数据中心成本。例如,在10%相位不平衡的情况下,数据中心必须被设计为处置10%更多的功率。处置更多的功率可能要求更稳健的电源、附加的布线等。
概述
各示例扩展到用于对跨服务器机架电源的各相进行平衡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各个方面包括对被提供作为多个电源的输入的三相功率的各相之间的电流进行平衡。三相功率包括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
在一个方面,每个电源使用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之中的两相的交变组合作为输入。每个电源将直流(DC)电压输出到公共汇流条(bus bar)和向多个组件提供功率的公共返回汇流条。
检测到第一相的电流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不平衡:第二相的电流和第三相的电流。从多个电源之中标识使用第一相作为输入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电压针对该至少一个电源来被调整。经调整的输出电压修改公共汇流条和公共返回汇流条上的电流。经修改的电流改变该至少一个电源上的以及使用第一相作为输入的至少一个其他电源上的输入负载。经改变的输入负载更改第一相的电流以补偿不平衡。
在另一方面,多个电源被分组为多个成组的电源集。每个成组的电源集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该至少两个电源输出直流电压以向一个或多个组件供电。每个成组的电源集的直流输出彼此隔离。每个电源使用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之中的两相的交变组合作为输入。
检测到第一相的电流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者不平衡:第二相的电流和第三相的电流。从多个电源之中标识使用可被调整以补偿不平衡的两相的组合的至少一个电源。该至少一个电源的输出电压被调整。经调整的输出电压改变该至少一个电源上的输入负载。经改变的输入负载更改以下各项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电流以补偿不平衡: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概述并非旨在标识出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作辅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2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