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端子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1363.7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2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拓树;山田祐也;安田宪太;藤井竜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端子 连接 结构 | ||
屏蔽端子(30)的连接结构电连接并固定到沿长度方向覆盖被覆线(10)的管状编织线(20)的开口端部。屏蔽端子(30)具有:管状压接部分(33),在编织线(20)的开口端部处向外折回的部分通过经由压接套管(40)压接到外周表面而被固定;以及按压施力部分(35),其设置在压接部分(33)附近并被按压和施力,使得编织线(20)不会相对于被覆线(10)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端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屏蔽结构,以防止电噪声的影响或防止电噪声的辐射。在屏蔽结构中,将非屏蔽线插入编织线(braided wire)中,该编织线通过将导电股线编织成管状而制成。用编织线覆盖非屏蔽线(被覆线(sheathed wire))中需要被屏蔽的范围(参见专利文献1)。
在这种屏蔽结构中,安装在非屏蔽线中的编织线从端子金属配件体的开口插入。从另一个开口突出的编织线的端部折回到端子金属配件体的外侧。将编织线压环插入压接料中,使端子金属固定到编织线的端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6-26966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插入非屏蔽线的编织线在端部折回到端子金属配件体的外侧时没有基点,因此存在端部在指定的位置和预定的编织长度难以折回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端子的连接结构,其中编织线易于折回并在特定位置压接并且其可工作性优异。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端子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至(3)。
(1)一种屏蔽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电连接并固定到管状编织线的开口端部,所述管状编织线沿着其纵向方向覆盖被覆线,其中,所述屏蔽端子包括:
管状压接部分,其中在编织线的开口端部中折回到外侧的部分通过压接套管压接并固定到压接部分的外周表面;以及
按压施力部分,所述按压施力部分设置在压接部分附近,并且按压编织线并对编织线施力以使编织线不相对于被覆线移动。
在根据(1)的构造的屏蔽端子的连接中,在覆盖被覆线的编织线的开口端部被压接并固定到屏蔽端子的压接部分之前,通过按压施力部分按压编织线并对编织线施力以使其不会相对于被覆线移动。因此,可以限制编织线和屏蔽端子相对于被覆线的移动。
然后,编织线的开口端部能够围绕开口端折回,该开口端用作压接部分的基点,该压接部分相对于被覆线在指定位置处在移动上受到限制,使得折叠工作很容易执行。
即使当编织线的折叠部分通过压接套管压接并固定到压接部分的外周表面时,编织线和屏蔽端子本身也相对于被覆线在移动上受到限制,使得压接工作很容易进行。
(2)根据(1)所述的屏蔽端子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按压施力部分设置在圆柱形部分中,所述圆柱形部分与所述压接部分一体地且同轴地形成,并且包括从圆柱形部分的外周表面突出的端子固定部分,并且其中,按压施力部分构造成以使得介于一对平行切口槽之间的部分突出到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内侧的方式塑性变形,,该一对平行切口槽在圆柱形部分的圆周方向上以预定长度被切口。
在(2)的构造的屏蔽端子的连接结构中,按压施力部分由通过在圆柱形部分的圆周方向上塑性变形预定范围而获得的部分形成。然后,可以按压编织线和对编织线施力,而不会对突出地设置在圆柱形部分中的端子固定部分施加影响。可以使圆柱形部分的弯曲强度的降低最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1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电路板保护机构
- 下一篇:具有选择性集成焊料的RF屏蔽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