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0347.6 | 申请日: | 2017-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裕贵;前田仁史;武田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50/40;H01M50/4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水电 二次 电池 | ||
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层叠电极组,所述层叠电极组收纳于外壳体,包括隔膜以及交替配置的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隔膜含有曲折形状的曲折部,所述曲折部具有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个中间要素。隔膜含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在与曲折部连续的部分处向层叠电极组的外侧伸出,并以覆盖层叠电极组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具有层叠电极组的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将成对的电极层叠多对而形成该层叠电极组。作为该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能举出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具有多个正极、负极以及隔膜,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交替地层叠从而形成该锂离子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通过采用层叠型的电极构造,使得因与充放电相伴的电极的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应力易于沿电极层叠方向均匀地产生,与例如卷绕型的电极构造相比,能够减小电极体的应变,易于实现电池反应的均质化和电池的长寿命化等。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层叠型的二次电池中,在各层叠电极组分开设有曲折状的隔膜的结构。在多个正极与多个负极之间配置有隔膜的多个部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交替地层叠。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这种结构,即,在层叠型的二次电池中,在层叠电极组的中央配置有支承电极组的矩形板状的电极组支承体,电极组支承体的电池盖侧的突起嵌合于在电池盖形成的槽部。由此,将电极组支承体在电池容器内定位,避免电极组在电池内部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6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663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层叠型的二次电池中,在自外部被施加了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可能在被层叠的电极间发生位置偏移,即,发生层叠偏移。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正极板和负极板在包含电极层叠方向在内的彼此正交的3个方向的任一个方向上均未被固定。由此,容易因振动和冲击发生层叠偏移。在发生了层叠偏移的情况下,正极板或负极板可能与外壳体碰撞,因此,从防止短路以及提高耐久性的方面出发,存在改良的余地。
作为在电池内部固定层叠电极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但在该结构中,为了使电极组支承体具有刚性,需要使电极组支承体具有一定程度上较大的厚度。另外,利用电极组支承体无法保持电解液等非水电解质。由此,存在电池容量减少并且非水电解质的保持量也减少的可能性。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层叠电极组,所述层叠电极组收纳于外壳体,包括隔膜以及交替配置的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隔膜含有曲折形状的曲折部,所述曲折部具有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多个中间要素。隔膜含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在与曲折部连续的部分处向层叠电极组的外侧伸出,并以覆盖层叠电极组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采用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能在不使电池容量和非水电解质的保持量过度减少的前提下抑制被层叠的电极间的位置偏移的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层叠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II-II截面的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III-III截面的图。
图4是表示使隔膜的形成覆盖部的中间部自电极组向外侧伸出的状态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5是在制造含有与固定于盖板的端子相连接的两个电极组的电极端子连接构造的方法的一个例子中,表示使两个电极组沿横向张开,并且将隔膜的自电极组伸出的剩余部折叠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0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