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0324.5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H01F17/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制造 方法 | ||
线圈部件具有环状的芯部(30)、卷绕于芯部(30)的第1线圈(40A)和第2线圈(40B)。第1线圈(40A)和第2线圈(40B)包含多个第1线材部件(41)和多个第2线材部件(42)。第2线材部件(42)具有与第1线材部件(41)的末端的第1接合部(41d)和第2接合部(41f)的侧表面接触的端面(42a、42b)。第1线材部件(41)与第2线材部件(42)经由第1线材部件(41)的末端的第1接合部(41d)和第2接合部(41f)的侧表面与第2线材部件(42)的端面(42a、42b)之间的熔接部(45)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线圈部件具有环状的环形芯部、和卷绕于环形芯部的绕线(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97249号公报
然而,对于要求在绕线中流经较大的电流的线圈部件而言,需要将较粗的线材卷绕于环形芯部。因线材的粗细不同会产生绕线鼓起。在外形尺寸(直径)为1.5mm以上的线材的情况下,绕线鼓起尤为显著。在完成卷绕的线材中,线材内侧的最小半径为线材的粗细的2倍左右。因此,例如,在直径为1.5mm的线材的情况下,线材内侧的半径为3.0mm以上。这样,存在线圈部件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小型且流经大电流。
解决上述课题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第1工序,将多个第1线材部件配置于环状的芯部的四周;第2工序,向在芯部的周向上邻接的第1线材部件之间分别配置第2线材部件,使第2线材部件的接合面与第1线材部件的末端的接合部的侧表面接触;和第3工序,对接合部的侧表面与接合面进行熔接,通过第1线材部件和第2线材部件形成卷绕于芯部的线圈。
根据该结构,线圈通过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交替接合而形成,因此不产生因线材上差异引发的绕线鼓起。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型化,该线圈部件使用较粗的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制造出,以便能够流经大电流。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小型且能够在线圈中流经大电流的线圈部件。
上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优选为,使用由同一金属材料形成的线材部件,作为第1线材部件和第2线材部件,在第3工序中,通过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熔融形成的熔接部,对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进行接合。
根据该结构,熔接部由与第1线材部件和第2线材部件各自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因此不易在熔接部与第1线材部件之间、熔接部与第2线材部件之间产生在不同种类金属彼此的接合时容易出现的界面。因此,例如,与使用焊料等接合材料对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线圈的电阻值。
在上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上述第3工序包含通过激光的照射形成对多个接合部的侧表面与多个接合面分别进行接合的多个熔接部,上述多个熔接部通过从相同的方向照射来的激光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从同一方向照射激光,形成多个熔接部,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对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进行接合的处理。
上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优选,在第2工序中,向在芯部的周向上邻接的第1线材部件之间分别嵌合第2线材部件,使第2线材部件的接合面与第1线材部件的末端的接合部的侧表面接触。
根据该结构,使第2线材部件的接合面与第1线材部件的末端的接合部的侧表面嵌合,因此不易在第1线材部件与第2线材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将第1线材部件的末端的接合部的侧表面与第2线材部件的接合面形成熔接时的接合部分的接合面积增大,减小接合部分处的电阻值。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嵌合是指,贴合地放入某形状的部件中。
在上述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作为第2线材部件,使用接合面的面积大于该第2线材部件的平均截面积的线材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0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图案及其形成方法以及具有线圈图案的芯片装置
- 下一篇: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