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9421.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5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汤超;黄凯;张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G04R20/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时间 时区 方法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终端在没有接收到第一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注册到所述终端所在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终端在进入当前驻留地时所注册的网络;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获取到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确定所述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可见,本申请在终端无法获取到当前注册的网络所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利用终端的搜网功能来注册到能够下发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的其他现网中,从而实现时间和时区的获取。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091680.8、发明名称为“一种漫游场景下终端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和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用户在携带终端进入异地之后,终端会切换到当地的漫游网络。为了给用户提供本地时间,终端可以通过漫游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Network Identityand TimeZone,NITZ)来获取时间;或者终端通过数据连接从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Protocol,NTP)服务器上获取时间。
但以上方案中,由于目前多数网络不会下发NITZ消息,而终端进行数据连接所产生的数据流量资费又非常昂贵,造成漫游用户无法及时获取到本地时间,进而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漫游网络中的终端无法及时获取本地时间给用户造成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终端在没有接收到终端进入当前驻留地时注册的第一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注册到所述终端所在的第二网络,之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最后所述终端基于所述获取到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确定所述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可见,本申请在终端无法获取到当前注册的网络所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可以通过将终端注册到其他能够下发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的现网中,从而实现准确获取终端在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的目的,无需终端开通数据业务来耗费不必要的资费,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所获取的时间和时区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时间和时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终端没有接收到终端进入当前驻留地所注册的第一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显示用于提示是否需要接收其他网络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第一消息,之后,接收用户基于第一消息输入的第一操作,由此,第一操作来指示终端注册到其所在的第二网络,并获取第二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进而基于获取到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确定所述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可见,本申请在终端无法获取到当前注册的网络所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将终端注册到其他能够下发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的现网中,从而实现准确获取终端在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的目的,无需终端开通数据业务来耗费不必要的资费,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所获取的时间和时区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以下结构: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的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应用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在没有接收到终端进入当前驻留地时所注册的第一网络下发的NITZ消息时,注册到终端所在的第二网络,进而获取第二网络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再基于获取到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确定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可见,本申请在终端无法获取到当前注册的网络所下发的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时,可以通过将终端注册到其他能够下发网络标识和时区消息的现网中,从而实现准确获取终端在当前驻留地的时间和时区的目的,无需终端开通数据业务来耗费不必要的资费,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所获取的时间和时区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9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