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科成像器以及用于记录摄影印模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9317.3 | 申请日: | 2017-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1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尔科·马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尔科·马丁 |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成像 以及 用于 记录 摄影 印模 方法 | ||
一种牙科成像器,其包含具有可旋转的头的长条形把手,所述可旋转的头联接至所述长条形把手的远侧端部并且具有中心平台,所述中心平台具有通过铰接件枢转地与其联接的多个弓形扫描臂。所述弓形扫描臂具有用于大致围绕牙齿部署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各包含至少一个扫描仪以及滚轮引导件,该滚轮引导件沿牙齿或牙龈的表面舒适地滚动,以从牙齿的表面偏置所述扫描仪所期望的距离,有助于牙齿的表面的成像。在这方面中,可在扫描以及记录口内表面的轮廓的过程中使用这样的牙科成像器,其数据可被用来形成能通过3D打印机或类似设备打印的数字三维表面印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牙科成像器以及用于收集数字印模的相关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呈可手工操纵的扫描仪的形式的牙科成像器,其在被远离牙齿偏置以及在牙齿之上经过时数字地记录口内腔的轮廓以及表面的三维图像。
背景技术
牙科印模为口内腔的复制品。牙科医生、正牙医生、以及牙科医师由于各种原因收集牙科印模,比如制造可移除的义齿、制造以及安装牙冠、形成牙桥、修复所安装的义齿、制造口腔防护器或定制的搪瓷美白托盘、形成用于诊断研究的模型、或制造以及安装其它口腔矫治器、等等。
当前,受过培训的医师可通过形成口内腔的实心模具获取牙科印模。所述过程需要用化学硬化浆料填充“U”型塑料托盘,所述化学硬化浆料被接着向上并且围绕患者的整个牙弓推动。所述浆料硬化成印模主体,形成患者的口腔的负浮雕。接着可使用印模主体的负空间形成耐用的模具。这种记录牙科印模的形式具有许多缺陷以及不便。
例如,用来形成印模的化学浆料必须在被应用至患者的牙弓时凝固。凝固过程对于张着嘴长时间(例如,六到十分钟)保持于斜倚位置中的患者而言可能是不舒适的体验。而且,化学浆料在印模固化过程期间生成过多的唾液分泌,这可能限制患者进行适当地呼吸的能力,特别是在斜倚时。固化的牙科印模的移除即使在被适当地进行时对于患者而言也可能是不舒适的体验。由于浆料的残渣被粘在牙齿的裂缝中,用来形成牙科印模的化学浆料即使在移除之后也可能在口中留下不好的味道,这加重不适。
而且,物理印模通常不能够捕捉口内腔的每一凹痕、裂缝、或突起。例如,若患者在他们的牙齿的表面上具有附属物(包含支架或永久保持器),则整个过程受到影响并且可能不可以形成物理牙科印模。这是因为附属物在固化以及移除步骤期间不可避免地危害印模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而且,不能够防止对固化的化学浆料模具的刮擦有时导致重新获取牙科印模(亦即,重新制作模具)的不合乎要求的需要。
物理牙科印模主体的性质、坚实度、以及可锻性还使获取口内腔内的仅仅有限区域的目标印模极其困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因此,熟练的医师通常制造整个牙弓的印模,即使患者仅仅需要针对口内腔的单颗牙齿或单个区域的治疗。用印模以及模具形成牙科印模还形成来自印模固化过程以及耐用的所得到的模具的形成两者的过度浪费。当然,这还意味着,医师必须不断地购买制造印模以及模具所需的消耗品。
形成物理牙科印模还可能为耗时的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例如,在“U”型塑料托盘与化学浆料被向上并且围绕患者的整个牙弓推动之后,医师必须等待化学浆料固化。此后,医师必须为被倾倒至铸件中的、由固化的化学浆料所形成的牙科人造石材料固化或凝固而等待几个小时以上。职员还必须受过高度培训以使用当前的印模主体以及模具方法获取物理牙科印模,因为容易不适当地:(a)使化学浆料混合;(b)将化学浆料应用至“U”型托盘;(c)将托盘插入至嘴中;(d)为牙科印模固化等待不充分的时间;(e)一旦印模固化就将托盘移除;或(f)由固化的牙科印模形成模具。没有受到充分的培训的以及特别是没有经验的职员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口气获取同一患者的多个牙科印模,直至已经生成适当的模具。这对于患者以及医师而言是不合乎要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尔科·马丁,未经马尔科·马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9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