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抗微生物性能的无色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8836.8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J·拉希瑞;F·C·M·韦里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97 | 分类号: | C03C3/097;C03C4/00;C09D5/14;C08K3/22;C08K3/40;C03C14/00;A01N59/20;C09D5/16;C09D7/6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乐洪咏;郭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微生物 性能 无色 材料 | ||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涉及无色材料,其包含载体、含铜粒子和季铵盐。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该材料在CIE L*a*b*体系中表现出约91至约100范围内的L*值,小于约7的C*值,其中C*值等于√(a*2+b*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EPA的“铜合金作为消毒剂的效能测试方法”的测试条件下,该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表现出大于3的对数减少值。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根据35 U.S.C.§119要求2016年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第62/288,735号的优先权,其内容作为本申请的基础并且通过参考完整地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具有改善的抗微生物性能的无色材料,更具体地涉及包含季铵盐和含铜玻璃粒子的漆。
氧化亚铜和金属铜已在多种材料中用作抗微生物添加剂;然而,铜有很深的颜色,当需要白色或无色材料时不能使用。可添加着色剂调节颜色,但往往得到各种哑色或者奶油色或非白色。不仅如此,着色剂及其他添加剂会降低材料的抗微生物活性。
季铵盐也已经在诸如漆这样的材料中用作抗微生物添加剂。含低浓度(例如低至约0.5%)季铵盐的漆已表现出抗微生物效能而不影响颜色;然而,这种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具有充分的抗微生物效能。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环境中受污染表面上常见的最难对付的细菌之一,它是造成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非常有名的细菌。具体而言,这种漆具有对数减少值小于3的抗微生物效能,这对“健康福利”而言是不够的。如本文所用,“健康福利”一词包括表现出足够的抗微生物效能的材料,使得能够按照大多数政府管理标准获得公共健康福利,包括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铜合金作为消毒剂的效能测试方法”的测试条件下。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标准要求按照其“铜合金作为消毒剂的效能测试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大于3的对数减少值。
因此,需要在一种无色材料,其具有改善的抗微生物效能,包括足以提供“健康福利”的效能。
概述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无色材料,其包含载体、含铜粒子和季铵盐。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该材料在CIE L*a*b*体系中表现出约91至约100范围内的L*值,小于约7的C*值,其中C*值等于√(a*2+b*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EPA的“铜合金作为消毒剂的效能测试方法”的测试条件下(“EPA测试”),该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表现出大于3的对数减少值。
含铜粒子包括含铜玻璃、氧化亚铜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含铜粒子基本上由含铜玻璃组成。材料中含铜粒子的量可为约50g/加仑载体或者更少(例如在约4g/加仑载体至约50g/加仑载体的范围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季铵盐在材料中的含量为约5重量%或更少,或者约0.5重量%或更少。如本文所用,“季铵盐”是指季铵阳离子的盐,可以各种季铵化合物存在,如苯扎氯铵、苄索氯铵、甲苄索氯铵、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西曲溴铵、多法氯铵(dofanium chloride)、溴化四乙铵、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铵、溴化度米芬(domiphenbromide)、西他氯铵、西吡氯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myristalkonium chloride)及其他市售季铵化合物。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载体可包括聚合物、单体、粘结剂或溶剂。在一些情况下,载体是漆。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涉及包含多个铜离子的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漆在EPA测试中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减少99%或更多。在一些情况下,该漆在CIE L*a*b*体系中表现出约90至约100范围内的L*值,小于约9的C*值,其中C*值等于√(a*2+b*2)。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给出了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的部分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所作描述就容易看出,或者通过实施包括以下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在内的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而被认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8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