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嘴驱动机构、增压器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7803.1 | 申请日: | 2017-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浅川贵男;濑川健一;小林高广;崎坂亮太;竹内和子;文野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 主分类号: | F02B37/24 | 分类号: | F02B37/24;F01D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嘴 驱动 机构 增压 以及 可变 容量 | ||
喷嘴驱动机构具备形成有轴承孔(46b)的轴承(46)、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轴承孔(46b)的驱动轴(45)、供从轴承孔(46b)突出的驱动轴(45)的另一端部(45b)、即端部插通的插通部(47a)以及具有位于比驱动轴(45)的轴向的中心(O)靠轴承(46)侧并从插通部(47a)向驱动轴(45)的径向外侧突出的连结部(47c)的驱动杆(47)、连结于连结部(47c)的连杆销(48)、连接于连杆销(48)并相对于连结部(47c)位于与轴承(46)相反侧的设置于驱动器(60)的杆部件(6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结于驱动杆的连杆销连接于驱动器的杆部件上的喷嘴驱动机构、增压器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普及可变容量型的增压器。在这样的增压器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从涡轮涡旋流路向涡轮叶轮导入尾气的流路中环状地排列配置多个喷嘴叶片。喷嘴叶片安装于叶片轴上。若叶片轴通过驱动器的动力旋转,则伴随叶片轴的旋转,喷嘴叶片的角度在流路内变化。流路宽度(所谓喷嘴喷口宽度)变化,能控制流经流路中的尾气的流量。
另外,在从驱动器至叶片轴的动力传递路径中配置连杆板。连杆板在驱动轴的一端例如进行焊接。驱动轴被枢轴支撑于环状的衬套(轴承)的轴承孔中。在驱动轴的另一端上安装驱动杆。
如专利文献1所示,驱动杆具备环状的插通部。在插通部中插通驱动轴。在插通部中、从衬套脱离的一侧(驱动轴的另一侧)上形成连结部。连结部向驱动轴的径向外方突出。在连结部上插通连杆销。驱动器的杆部件通过连杆销连结于驱动杆。若从杆部件向驱动杆传递旋转动力,则驱动轴旋转。伴随驱动轴的旋转,连杆板摆动。如此,通过驱动环等,多个喷嘴叶片的角度的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569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驱动喷嘴叶片的喷嘴驱动机构在可动部位上产生接触摩擦。例如,希望根据今后的发动机小型化、发动机转数的高转数化等开发提高相对于摩擦的耐久性的技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相对于摩擦的耐久性的喷嘴驱动机构、增压器以及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喷嘴驱动机构具备形成有轴承孔的轴承、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轴承孔枢轴支撑的驱动轴、具有供从轴承孔突出的驱动轴的端部插通的插通以及位于插通部中的比驱动轴的轴向的中心靠轴承侧且从插通部向驱动轴的径向外侧突出的连结部的驱动杆、连接于连结部的连杆销、连接于连杆销且相对于连结部位于与轴承相反侧的设置于驱动器的杆部件。
在驱动杆的插通部上设置有使驱动轴在径向露出的露出孔,驱动轴中的至少从露出孔中露出的部位可以焊接于插通部。
连结部位于比露出孔靠轴承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增压器具备上述喷嘴驱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具备自由旋转地被支撑的驱动环、与驱动环卡合并使驱动环转动的连杆板、与连杆板卡合且使连杆板转动的驱动轴、具有向径向突出的连结部并与驱动轴卡合且使驱动轴转动的驱动杆、供驱动轴插通且位于连杆板与驱动杆之间的轴承、供连结部从连杆板侧卡合且使驱动杆转动的杆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相对于摩擦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增压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2(a)是图1上侧虚线部分的抽出图。图2(b)是图1下侧点单点划线部分的抽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涡轮增压器的运动学上顺应的连杆机构
- 下一篇: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