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及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7712.8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正和;菅沼俊邦;家纳一浩;刘彦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33/493;G01N3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杨永波;韩景漫 |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体 试样 拍摄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生物体试样中的尺寸大的粒子在拍摄范围中有足够数量且适当分散配置的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及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粒子的生物体试样(104)导入液体流路(40)的第1步骤;让导入液体流路(40)的生物体试样(104)向顺向流通的第2步骤;在第2步骤之后让生物体试样(104)向逆向流通的第3步骤;以及在拍摄室(14)中拍摄在第3步骤之后残留于液体流路(40)的生物体试样(104)所含粒子的拍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及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特别是与尿和血液等包含粒子的液状的生物体试样的拍摄有关。
背景技术
尿试样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尿管型等粒子,观察尿试样中的这些粒子对肾脏和尿路的疾病的诊断是有效的。以下在先技术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拍摄尿试样等生物体试样所含粒子的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07725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5641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尿试样这样的液状的生物体试样的检查中,采用将生物体试样通过管、导管等液体流路从容器供应到拍摄室(拍摄范围)的结构的话,对检查的自动化是有利的。在探讨该结构的过程中,本申请发明人们得出以下发现。
即,如上述那样让生物体试样向液体流路流通的话,该生物体试样中的粒子的集轴效果会起作用。即,在流体力学中,在液体流路中,越靠近中心轴,生物体试样的流速越高,生物体试样中的粒子集中于流速最高的液体流路的中心轴附近。该集轴效果对尺寸大的粒子作用很大。其结果,尺寸大的粒子以高流速向下游一侧流动,在液体流路中流通的生物体试样的下游端附近(生物体试样的最前头),尺寸大的粒子的浓度高。
在此,在尿试样中,上皮细胞和尿管型等尺寸大的粒子一般浓度低,但是利用上述集轴效果的话,能够在生物体试样的下游端部分提高这些粒子的密度。提高粒子密度的话能够高效地将粒子在图像中映出。但是,用照相机进行拍摄时,拍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平面上的广度,但是将粒子的拍摄范围设定在生物体试样的下流端部分的话,尺寸大的粒子会集中于拍摄范围的下游端部分并重叠,难以在图像中映出各个粒子。另外,从生物体试样的下游端部分向上游一侧远离设定拍摄范围的话,该拍摄范围中有可能不存在足够数量的大的粒子。此时,不能在图像中映出足够数量的大的粒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生物体试样中的尺寸大的粒子在拍摄范围中有足够数量并适当分散配置的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及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生物体试样拍摄装置包括:液体流路,其供包括粒子的液状的生物体试样流通、且在一定位置有用于拍摄所述生物体试样所含粒子的拍摄范围;泵,其让从容器导入所述液体流路的所述生物体试样向从上游一侧朝向下游一侧的顺向或其逆向流通;泵控制部,其让所述泵按顺序进行以下作业:让导入所述液体流路的所述生物体试样向所述顺向流通的第1作业、以及让所述生物体试样向所述逆向流通的第2作业;以及拍摄部,其在所述拍摄范围拍摄在所述第2作业之后残留在所述液体流路的所述生物体试样所含粒子。
本发明的另一侧面所涉及的生物体试样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粒子的生物体试样导入液体流路的第1步骤;让导入所述液体流路的所述生物体试样向从上游一侧朝向下游一侧的顺向流通的第2步骤;在所述第2步骤之后让所述生物体试样向逆向流通的第3步骤;在所述液体流路上的拍摄范围拍摄在所述第3步骤之后残留于所述液体流路的所述生物体试样所含粒子的拍摄步骤。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未经希森美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