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无机薄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7708.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F·阿贝尔斯;D·勒夫勒;H·威尔默;R·沃尔夫;C·罗德;P·比舍尔贝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68 | 分类号: | C07F9/6568;C07F15/06;C23C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肖威;刘金辉 |
地址: | 德国莱茵河***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态 无机薄膜 衬底 配体 配位 原子层沉积 多重键 磷杂环 三键 沉积 金属 | ||
1.一种方法,其包括使通式(I)化合物变为气态或气溶胶态,和将通式(I)化合物由气态或气溶胶态沉积至固体衬底上,
Ln----M---Xm(I)
其中:
M为金属,
L为与M配位的配体,且含有至少一个磷-碳多重键,其中L含有含磷杂环或磷-碳三键,
X为与M配位的配体,
n为1-5,且
m为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化合物为通式(Ia)化合物:
其中R1和R2彼此独立地不存在,为氢、烷基、芳基或甲硅烷基,且
其中R3和R4彼此独立地为烷基、芳基或甲硅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化合物为通式(Ib)化合物:
其中R5不存在,为氢、烷基、芳基或甲硅烷基,且
其中R6-R9彼此独立地为氢、烷基、芳基或甲硅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化合物为通式(Ic)的二聚体:
其中R5为烷基、芳基或甲硅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M为Ni、Co、Mn、Ti、Ta或W。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X为环戊二烯基衍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X为CO。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化合物化学吸附至固体衬底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除去所有配体L和X来分解沉积的通式(I)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沉积的通式(I)化合物暴露于还原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式(I)化合物沉积至固体衬底上以及分解沉积的通式(I)化合物的工序实施至少2次。
12.通式(I)化合物用于在固体衬底上的形成膜的方法的用途,其中:M为金属,
L为与M配位的配体,且含有至少一个磷-碳多重键,其中L含有含磷杂环或磷-碳三键,
X为与M配位的配体,
n为1-5,且
m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7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