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向性电磁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7520.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大村健;高城重宏;井上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B23K15/00;H01F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性电磁钢板 电子束照射 剩余磁通 磁化力 低噪声 磁通 低铁 化磁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方向性电磁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得到优异的低噪声性以及低铁损特性。方向性电磁钢板具有由电子束照射形成的细分化磁畴,在该方向性电磁钢板中,在最大磁通密度是1.7T的情况下,具有上述电子束照射前的0.1~0.7倍的剩余磁通密度、和上述电子束照射前的1.1~2.0倍的最大磁化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变压器等的铁心材料的方向性电磁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方向性电磁钢板主要作为变压器的铁心而被利用,要求其磁化特性优异,特别是要求低铁损。因此使钢板中的二次再结晶粒在高度上对准(110)[001]取向(高斯取向)、减少制品中的杂质是重要的。
并且,由于结晶取向控制、杂质减少具有极限,所以提出了通过对钢板表面照射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束等而将磁畴细分化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向方向性电磁钢板的与轧制方向交叉的方向,通过电子束照射以点列导入热应变时,不仅使照射点间隔、照射能量最佳化,还通过向钢板的表面照射电子束,也向钢板内部导入应变,将磁畴的宽度细分化,减少铁损。然而,在导入了热应变的情况下,由于磁致伸缩增大,所以存在变压器的噪声特性增大之类的问题。
作为基于电子束法的铁损和噪声的改善技术具有以下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技术:提供一种在以点状照射电子束来进行磁畴细分化处理的情况下,根据电子束的输出控制每1个点的滞留时间t与点间隔X,从而具有优异的铁损特性以及噪声特性的方向性电磁钢板。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技术:提供一种通过镁橄榄石涂层提高针对钢板的施加张力并且控制基于电子束照射的热应变导入区域的直径A和照射间距B,由此在实机变压器中能够得到优异的低噪声性以及低铁损特性的方向性电磁钢板。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通过电子束法而使回流磁畴的轧制方向宽度、板厚方向深度、轧制方向导入间隔最佳化的技术。利用上述方法,在以某种程度抑制了变压器噪声的恶化的基础上,能够得到良好的铁损特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64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72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036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14/068962号公报
然而,根据节省能量的观点,材料的进一步的低铁损化的需求变高,迫切期望既抑制变压器的噪声的增加又实现进一步低铁损化的技术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组装成实机变压器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优异的低噪声性以及低铁损特性的方向性电磁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在通过电子束照射导入了应变的情况下,由于磁畴被细分化所以涡流损耗被改善。另一方面,磁滞损失因应变导入而变大。由于涡流损耗的改善量比磁滞损失量大从而改善铁损。另外,在使用了获得良好的铁损特性的材料时产生的实机变压器的噪声的增加原因在于基于应变导入的磁致伸缩特性的降低。为了不损失现状的变压器的噪声特性,而且改善铁损特性,将导入的应变量保持现状,并使应变的导入分布最佳化,控制钢板的磁化举动,改善磁滞损失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对使钢板的磁化举动变化,不使应变导入量增加,使铁损改善的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清楚可知:通过控制电子束的能量强度分布以及电子束径,使材料的剩余磁通密度Br以及最大磁化力Hmax变动,从而与通常的磁滞损失因应变导入而变大无关,相反磁滞损失因应变导入而改善,以相同的应变量能够得到良好的铁损特性。
本发明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的,具有以下那样的构成。
1.一种方向性电磁钢板,具有由电子束照射形成的细分化磁畴,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