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7119.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3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爱美;松木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00 | 分类号: | C08J7/00;B29C65/48;B3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表面 处理 方法 制造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获得在制成叠层构件时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构件的、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使用了通过上述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了处理的构件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是通过干式处理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构件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以满足下述条件X和条件Y的方式进行上述干式处理。(条件X)γd/γd0为1.0以上且小于1.4,(条件Y)γp/γp0为1.2以上且小于40,这里,γd0为上述干式处理前的上述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成分,γd为上述干式处理后的上述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成分,γp0为上述干式处理前的上述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极性成分,γp为上述干式处理后的上述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极性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的车身、前门、后门(rear door)、后背门(back door)、前保险杠、后保险杠、门槛板镶条(ロッカーモール)等汽车的内外装构件中,使用了钢板,但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一部分使用聚丙烯树脂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情况增加。
这样地在汽车的内外装构件使用树脂的情况下,通常,在对树脂构件的粘接面涂布底漆组合物之后涂布粘接剂并进行贴合。
此外,为了省去底漆组合物的涂布工序,也提出了下述方法:对树脂构件的粘接面预先实施火焰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ITRO处理(火焰硅烷处理)等干式处理,然后,直接涂布规定的粘接剂进行贴合从而制造粘接构件(叠层构件)(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50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来,在对汽车提高安全性、燃耗等的要求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也对叠层构件的粘接性(粘接了的构件彼此的粘接性)要求进一步的提高。
其中,本发明人等以专利文献1作为参考,使用进行了干式处理的构件和粘接剂来制造叠层构件,结果明确了其粘接性未必能够令人满意。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获得在制成叠层构件时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构件的、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使用了通过上述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了处理的构件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构件以满足特定条件的方式进行干式处理,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以下构成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是通过干式处理对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构件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
以满足下述条件X和条件Y的方式进行上述干式处理。
(条件X)γd/γd0为1.0以上且小于1.4
(条件Y)γp/γp0为1.2以上且小于40
这里,
γd0为上述干式处理前的上述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成分,
γd为上述干式处理后的上述表面的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