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制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6991.6 | 申请日: | 201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花田祐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B62D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艳波;姚开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制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制动器,其在弹性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的结构中,能够尽可能抑制弹性体与外壳等配合部件接触所导致的滑动磨损。为了实现该目的,通过在一端部连接固定侧金属配件且另一端部连接可动侧金属配件的筒状的弹性体的外周面设置环状的凹部,从而将缓冲制动器划分为由凹部形成的小直径部、相比凹部位于固定侧的固定侧大直径部和相比凹部位于可动侧的可动侧大直径部的三个部分。并且,可动侧大直径部的外径尺寸设定为小于固定侧大直径部的外径尺寸,且可动侧大直径部的轴向宽度设定为小于固定侧大直径部的轴向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缓冲功能和制动功能的缓冲制动器。本发明的缓冲制动器例如被装入汽车设备领域的转向装置等,或被用于工业设备领域等。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知如图3(A)所示的缓冲制动器51。该缓冲制动器51具有筒状的弹性体52,弹性体52的一端部(图中的上端部)与固定侧金属配件53连接,另一端部(图中的下端部)与可动侧金属配件54连接。连接固定侧金属配件53的一端部(以下也称为固定侧端部55)被固定到作为配合部件的外壳61。连接可动侧金属配件54的另一端部(以下也称为可动侧端部56)与作为操作部件的轴(未图示)碰撞并与轴一起发生位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620291号公报
如图3(B)所示,当可动侧端部56与轴碰撞而输入载荷P时,可动侧端部56向接近固定侧端部55的方向发生位移,弹性体52被压缩。因此发挥由弹性体52的压缩变形引起的缓冲功能。被压缩的弹性体52的外周面52a向径向外侧膨胀变形,与外壳61的内周面61a接触。即使在弹性体52与外壳61接触之后,可动侧端部56也继续发生位移,因此弹性体52在与外壳61接触的部分处滑动。因此滑动而发生磨损,并且降低制动器51的性能。
如图4的参考例所示,为了抑制上述弹性体52的滑动磨损,考虑了在弹性体52的外周面上设置环状的凹部57,以减少压缩时的膨胀变形量,并降低对外壳61的接触面压力。
然而,这种在弹性体52的外周面上设置凹部57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即,如上所述,在弹性体52的外周面上设置凹部57时,制动器51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由凹部57形成的小直径部51A、相比凹部57位于固定侧的固定侧大直径部51B以及相比凹部57位于可动侧的可动侧大直径部51C。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均衡各尺寸,将固定侧大直径部51B的外径尺寸φd1和可动侧大直径部51C的外径尺寸φd2设定为相等(φd1=φd2),且将固定侧大直径部51B的轴向宽度w1和可动侧大直径部51C的轴向宽度w2设定为相等(w1=w2),则可能会导致以下不适合情况。
即,根据上述设定(φd1=φd2和w1=w2),从可动侧大直径部51C的轴向宽度减去可动侧金属配件54的轴向宽度(厚度)w3的弹性体52的轴向宽度w4被设定得相当大。
因此,当可动侧端部56与轴碰撞而输入载荷P,可动侧端部56向接近固定侧端部55的方向发生位移,弹性体52被压缩时,弹性体52的外周面在该可动侧大直径部51C处朝向径向外侧膨胀变形,并与外壳61的内周面61a接触。并且,如上所述,即使在弹性体52与外壳61接触之后,可动侧端部56也继续发生位移,因此弹性体52在可动侧大直径部51C处滑动,发生滑动导致的磨损。当可动侧端部56相对于固定侧端部55的轴向位移量过大(比假定的大)时,该现象特别容易发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