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用集电器以及电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908.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金恩妃;李廷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H01M4/6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穆德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器 以及 电极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集电器用金属薄膜加热;
(S20)将所述加热的金属薄膜拉伸;和
(S30)将所述拉伸的金属薄膜冷却,其中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如下步骤(S31)~(S33):
(S31)将所述金属薄膜冷却至相对于步骤(S20)中的加热温度为-100℃~-150℃的表面温度;
(S32)将加温至60℃~100℃的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施涂到所述金属薄膜的表面;和
(S33)将所述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干燥,或者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如下步骤(S34)和(S35):
(S34)将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施涂到所述拉伸的金属薄膜的表面;和
(S35)将所述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干燥,或者
所述步骤(S30)还包括如下步骤(S36)~(S38):
(S36)将所述金属薄膜的表面的温度冷却至室温25℃;
(S37)将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施涂到所述冷却的金属薄膜的表面;和
(S38)将所述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薄膜是集电器用金属薄膜并且包含铜和/或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其中步骤(S10)中的加热在真空下或在用惰性气体吹扫的气氛下进行,以防止所述金属薄膜氧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其中步骤(S20)通过将所述金属薄膜拉伸至102%~125%来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33)的同时或在进行步骤(S33)之后进行电极的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其中步骤(S34)中的所述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料处于室温25℃±10℃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其中步骤(S36)通过鼓风冷却和/或冷风冷却来进行,并且所述金属薄膜以5℃/分钟~20℃/分钟的速率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薄膜具有5μm~30μm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电极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极的表面上形成含有无机粒子和粘合剂聚合物的耐热层的步骤(S40)。
10.一种电极,所述电极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且包含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集电器的表面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集电器具有随热膨胀和冷收缩而自发形成的褶皱,并且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具有对应于所述集电器的褶皱的表面图案。
11.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含负极、正极以及设置在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的隔膜,其中所述负极和/或所述正极是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电极,该电极包含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集电器的表面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集电器具有随热膨胀和冷收缩而自发形成的褶皱,并且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具有对应于所述集电器的褶皱的表面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