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及其利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6464.5 | 申请日: | 2017-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8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太一;远藤岁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C233/80 | 分类号: | C07C233/80;C07C231/02;C07D209/86;C09D7/63;C09D201/00;C09K11/06;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何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原子 化合物 及其 利用 | ||
本发明提供由下述式(1)表示的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式中,Z表示规定的2价的基团,Ar各自独立地表示规定的含有芳香环的基团,ArF各自独立地表示规定的含有氟原子的芳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及其利用。
背景技术
期待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在显示器、照明这样的领域中的实 用化,以低电压驱动、高亮度、高寿命等为目的,进行了有关材料、 元件结构的各种开发。
有机EL元件的高功能化通过功能分离的功能层的多层层叠结构 实现,如果按功能将上述功能层大致分类,为空穴注入-传输层、发光 层、电子注入-传输层这三种。这些中,空穴注入-传输层发挥的最重 要的功能在于将从外部电源通过阳极注入的空穴载流子高效率地传输 至发光层。另外,为了空穴载流子与从阴极侧注入的电子载流子在发 光层内高效率地复合,也需要防止电子载流子从发光层向空穴注入- 传输层流出的功能。
有机功能层膜的形成方法大致分为以蒸镀法为代表的干法和以旋 涂法为代表的湿法。如果将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则湿法可大面积地制 造平坦性高的薄膜,在低成本化、大面积化上具有优势性。特别地, 就可成为发光层的下层的共用层的空穴注入-传输层而言,强烈希望湿 法化的实现。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本发明人已开发了可应用于各种湿法、且 形成在应用于有机EL元件的空穴注入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优异的特 性的薄膜的电荷传输性材料、其中使用的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良好 的化合物和电荷传输性清漆(专利文献1~4)。
另外,从可有助于有机EL元件的亮度特性出发,不仅对于空穴注 入层而且对于空穴传输层等也要求更高的均匀性(专利文献5),需 要形成平坦性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薄膜、进而也能够实现在该膜上采用 湿法形成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的优异的涂布性的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32616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8/129947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6/025342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0/058777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276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可形成具有高空 穴传输性和高电子阻挡性的薄膜的化合物及其利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使用规定的 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得到的薄膜具有高空穴传输性和高电子阻挡性, 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及其利用。
1.由下述式(1)表示的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
[化1]
[式中,Z表示由下述式(2)~(7)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基团;
[化2]
(式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20的烷基。)
Ar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式(8)~(11)表示的基团;
[化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乙烯基羧酸酰胺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产生腈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