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887.5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关户康裕;加藤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机 | ||
1.一种送风机,吸入并吹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所述送风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风扇(552);以及
隔壁(550),
所述风扇通过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而吸入并吹出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
所述隔壁与所述风扇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将吸入空间(555)分隔成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91)和供所述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92),所述吸入空间供由所述风扇吸入的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过,
所述隔壁具有基部(550b)和放大部(550c、550d、550e、550f、550g、550h、550i、550j、550k),
所述基部是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引导流动的板,该流动是指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接近所述风扇的流动,
所述放大部在所述吸入空间内连接于所述基部,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风扇的风扇毂(552a)或多片叶片(552b)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在所述基部中的连接于所述放大部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放大部的宽度比所述端部的厚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毂以轴心(CL)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
所述多片叶片固定于所述风扇毂的一面侧并且在所述吸入空间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多片叶片通过绕所述轴心旋转而将所述吸入空间内的空气向远离所述轴心(CL)的方向引导,
所述基部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向远离所述轴心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所述放大部的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基部的所述端部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中的所述放大部处于最接近所述多片叶片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的以所述轴心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多片叶片中的相邻的两片叶片之间的距离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毂以轴心(CL)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隔壁旋转,
所述多片叶片固定于所述风扇毂的一面侧并且在所述吸入空间的周围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多片叶片通过绕所述轴心旋转而将所述吸入空间内的空气向远离所述轴心(CL)的方向引导,
所述基部是在所述吸入空间内向接近所述风扇毂的方向延伸并且向远离所述轴心的方向延伸的板,
在所述吸入空间内,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所述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所述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中的所述放大部处于最接近所述风扇毂的旋转区域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向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且与所述基部相比向供所述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大部与所述基部相比向由所述隔壁分隔出的多个空间(91、92)中的一方的空间侧突出,且与所述基部相比向由所述隔壁分隔出的所述多个空间中的另一方的空间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
当对与所述轴心平行的方向上的所述隔壁的中心和所述隔壁中的最接近所述风扇毂的端进行比较时,所述放大部相比于所述中心位于接近所述端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8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噪声工业用轴流风机
- 下一篇:流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