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5693.5 | 申请日: | 2017-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礒川素朗;远藤结;佐藤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B32B27/00;B32B27/28;B32B27/40;C08F255/00;C08L63/00;C09J7/10;C09J7/30;C09J1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性 树脂 组合 层叠 制造 方法 | ||
1.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与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层接触的树脂层,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选自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及乙烯·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和
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不包括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和
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所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不包括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及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
相对于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全部树脂成分而言,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中的极性单体的含量为21质量%以上。
2.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与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层接触的树脂层,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选自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及乙烯·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和
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不包括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
相对于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全部树脂成分而言,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中的极性单体的含量为21质量%以上,
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的至少一部分经硅烷偶联剂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包含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C)的改性中的所述硅烷偶联剂包含选自由具有聚合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及具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的改性中的所述硅烷偶联剂包含选自由具有聚合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及具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中,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的含量而言的质量比为1以上且3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乙烯系共聚物(B)包含选自由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极性单体共聚物(A)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羧酸改性树脂的含量为4质量%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按照JIS K7106、在温度为23℃的条件下测得的弯曲刚性模量为40MPa以下。
11.层叠体,其具备: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层;和
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被设置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层的至少一面,并且由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层叠体选自由耐压软管、燃料管、多层管、衣物用膜、体液处理用膜、医用胶带、建材用防水片材、防污胶带、修补胶带及遮蔽胶带组成的组。
13.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层叠体,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和至少含有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成型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6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