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水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256.3 | 申请日: | 201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橘孝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水 生成 装置 | ||
电解水生成装置(1)具备:电解室(40),其由固体高分子膜等隔膜(43)划分为配置有第一供电体(41)的第一极室(40A)和配置有第二供电体(42)的第二极室(40B),通过对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第一供水路径(11a),其与第一极室(40A)连接,向第一极室(40A)供给要被电解的水;第一出水路径(12),其与第一极室(40A)连接,将被电解后的电解水从第一极室(40A)送出;第二供水路径(11b),其与第二极室(40B)连接,向第二极室(40B)供给要被电解的水;第二出水路径(13),其与第二极室(40B)连接,将被电解后的电解水从第二极室(40B)送出。在第二出水路径(13)设置有检测第二出水路径(13)内的水位的水位检测单元(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通过电解生成的电解水的电解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通过电解生成溶入了氢的电解水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通常,在利用在第一极室生成的电解水的情况下,在第二极室附带生成的电解水作为废水被废弃到污水等中。
然而,由于某些情况,在向第二极室供给被电解的水的供水路径或将电解水从第二极室送出的出水路径上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在第二极室40B没有移动的水流,因此,在第二极室通过电解生成的气体滞留在第二极室。该情况下,向第二供电体的表面供给的水减少,因此,电解室中的电解可能被显著抑制。
另外,向第一极室及第二极室供给的水具有冷却隔膜的作用。于是,在与第二极室连接的供水路径上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停止从上述供水路径向第二极室的供水。当在该状态下电解进行时,第二极室内的水被逐渐消耗,第二极室内的水位下降。其结果,因向隔膜的第二极室侧的表面供给的水减少,所以隔膜可能因过热而受损。
另一方面,在与第二极室连接的出水路径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所生成的气体不再从出水路径排出,因此,不久,从出水路径的堵塞部位一直到第二极室几乎充满上述气体,进而第二极室内的水位下降。其结果,与在供水路径发生堵塞的情况相同,向隔膜的第二极室侧的表面供给的水减少,因此,隔膜可能因过热而受损。如上述,因为在第二极室生成的电解水多被废弃,所以用户难以发现第二极室侧的供水路径或出水路径的堵塞,因此,存在上述的问题容易发生的趋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38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高效地进行电解室内的电解,提高溶解氢浓度,并能够抑制隔膜的损伤的电解水生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解室,其由隔膜划分为配置有第一供电体的第一极室和配置有第二供电体的第二极室,且通过对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第一供水路径,其与所述第一极室连接,向所述第一极室供给要被电解的水;第一出水路径,其与所述第一极室连接,将被电解后的电解水从所述第一极室送出;第二供水路径,其与所述第二极室连接,向所述第二极室供给要被电解的水;第二出水路径,其与所述第二极室连接,将被电解后的电解水从所述第二极室送出,在所述第二出水路径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二出水路径内的水位的水位检测单元。
在本发明的所述电解水生成装置中,优选所述水位检测单元具有:照射部,其照射光;受光部,其检测从所述照射部照射且透过了所述第二出水路径的光并输出电信号。
在本发明的所述电解水生成装置中,优选所述水位检测单元还具备判定单元,所述判定单元基于从所述受光部输出的电信号,判定所述第二供水路径及所述第二出水路径的堵塞。
在本发明的所述电解水生成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二出水路径从所述第二极室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碳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球状的多孔碳材料
- 下一篇:耐热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