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微米单位厚度的基于柱状透镜的安全图像薄膜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3707.X | 申请日: | 2017-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珍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B29C59/02;B32B7/023;B41M3/00;B41M3/06;G02B1/10;G02B30/27;G0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宋东颖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微米 单位 厚度 基于 柱状 透镜 安全 图像 薄膜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米单位厚度的基于柱状透镜的安全图像薄膜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安全图像薄膜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基材(20)上涂覆液状的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21);(b)将第一柱状透镜图案(220)转印至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21)上面;(c)将第二紫外光固化树脂(23)涂覆至第一紫外光固化树脂(21)上;(d)将形成有第二柱状透镜图案(240)的第二模具(24)的图案面转印至第二紫外光固化树脂(23)上面;(e)将第三紫外光固化树脂(25)涂覆至第二紫外光固化树脂(23)上;(f)将形成有安全图像图案(260)的第三模具(26)的图案面转印至通过所述(e)步骤涂覆的第三紫外光固化树脂(25)上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图像薄膜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形成为微米单位厚度的基于柱状透镜的安全图像薄膜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研发使用通过透明塑料材质柱状(lenticular)透镜等微透镜而放大下部图案,而能够作为立体图像进行肉眼识别的立体薄膜制造方法。如上所述的立体薄膜制造方法适用于用于显示正品的标签或各种安保产业,通过利用高精密小型模具的微光学安全薄膜方式制造。为了形成立体图像,将透明塑料材料的柱状(lenticular)透镜的汇聚准确重叠至印刷面,通过柱状透镜的作用而显示为立体画面。
在柱状透镜即塑料透镜底部轮流印刷左眼与右眼的影像,通过左右眼的方向差而显示各自的不同,而获得立体感,并将其称为立体化方式。此为通过特殊照相机(双反照相机)拍摄具有远近感的拍摄对象而制造原稿,制版印刷通过300线丝网板而进行平板印刷。
但根据现有的制造方法,通过微透镜放大下部图案而成为能够用肉眼识别的立体图像,因而,该立体薄膜的厚度相当大,与自动贴标机一样,存在无法使用机械性自动附着于实际产品的问题。
另外,在韩国注册专利10-1341072号与10-1384717号中,公开有利用显示包括多个纳米结构而隐藏的图像的立体透镜片与多个纳米结构及立体透镜的真品确认用标签。根据所述注册专利,包括:立体透镜层,包含平行排列多个半圆柱形的凸透镜的柱状透镜,或连续排列多个半圆形的凸透镜的微透镜而构成;焦距层,位于所述立体透镜层的下部;鉴别显示形成层,包括形成于所述焦距层的下部的图像形成层;及结合件,使得所述鉴别显示形成层与相应物品结合,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层包括按50至200纳米的间距及高度凸出构成的多个纳米结构被周期性且有规则地排列的集合体,在所述纳米结构与所述焦距层之间由与所述纳米结构及所述焦距层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构成。
但为了制造所述现有的立体透镜片或真品确认用标签,在透镜层与图像图案层之间形成为基底层薄膜形状,但该基底层薄膜在形成透镜层及图像图案层等光学层时,限制其厚度与折射率,在透镜层与基底层薄膜及基底层薄膜与图像图案层之间,因折射率的差异而导致影像的变形,因而,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
并且,通过所述现有技术,在各个层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整体厚度变厚的局限,在基底层薄膜的上面与底面必须形成透镜层及图像图案层,由此,在制造工序过程中,必须翻转中间工序物品,由此,存在制造工序繁琐且收益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研发,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柱状透镜的安全图像薄膜制造方法,能够在多层结构的光学薄膜中自由选择各层的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折射率,从而,制造各种形式与设计结构的安全图像图案薄膜,未使用基底薄膜形式的基材并无需翻转中间工序物品,因而,厚度薄且收益率高,而且能够获得鲜明图案,并且,形成为使用自动标签附着装置而能够附着于对象产品程度的较薄的厚度。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具有微米单位厚度的立体图像薄膜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维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具有梯度光影响性能的光学制品的方法
 - 下一篇:橡胶板内的帘线计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