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3274.8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科尔德;扬·波维希尔;马丁·佐普赫;米兰·希特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28D9/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王艳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压 空气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其任务是提供一种可以以合理的成本简单地制造并且确保安全功能的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根据本发明,该任务是通过使壳体具有用于封闭该壳体的盖来实现的,其中,该盖具有穿过其设置的入口和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个冷却板的板组,该板组具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中,该板组包括用于冷却剂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并且其中,该板组设置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中。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例如使用用于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被已知为用于涡轮发动机中的增压空气冷却——的这些装置来对供给至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冷却,这些装置也被称为增压空气冷却器。通过供给被冷却后的空气,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功率、性能以及效率的提高。
为了生产这种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被向一起按压且彼此间隔开的若干个金属板结合以形成组。该板组设置有通过其实现与冷却剂回路的连接的输入侧连接口和输出侧连接口。冷却剂流动通过紧密密封的板组并对板组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冷却。
该板组通常由具有用于向发动机供给增压空气的第一连接口和用于被冷却后的增压空气的出口的第二连接口的壳体包围。经由第一连接口供给到壳体中的空气在板组中的板之间流动,并且这些空气在其流通期间在经由第二连接口沿朝向发动机的方向离开壳体之前被进行冷却。
在这些增压空气冷却器中,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用于连接板组的连接口必须从气密壳体引出。为此目的,例如必须采用单独的密封元件。特别是考虑机动车辆受到的应力和应变,比如温度波动和/或振动,在这些变化中会出现问题。这些应力和应变的结果是断裂形成和泄漏。
WO 2006125919公开了一种下述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被布置为板式热交换器并且例如在机动车辆中被用作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空气冷却器。该热交换器包括由若干个单独的板构成的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板组,其中,板组能够借助这些连接口连接至冷却剂回路。还公开了:该板组安置在热交换器的壳体中,并且该壳体通过环形夹和相关联的密封件被密封,以使回路紧密封闭从而冷却增压空气。
在热交换器的壳体具有部分盖或整个盖的这种实现形式中存在以下缺点:冷却剂管线密封元件的连接口必须插入到热交换器的盖和/或板组之间。冷却剂管线的这些过渡处可能发生机械缺陷。
而且,这些热交换器的生产和组装花费和复杂性都相对较高。
US 8695574公开了一种大致由壳体包围的增压空气冷却器。该公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使增压空气冷却器被特别好地保护以免振动。该解决方案提供了:至少一个弹性支承构件——例如壳体中的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块——将增压空气冷却器支撑在壳体上。例如来自内燃机的振动因此被衰减。
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在组装期间相对较大的花费以及额外的必需的支承材料和对支撑元件的支承。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该装置可以被简单地且成本有效地制造并且确保了可靠的功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目的是通过具有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的。从属权利要求2至7中提供了进一步的研发形式。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增压空气冷却的装置的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至少四个侧面部分和一个底板部分。例如在顶部开口的壳体——也可以称为部分壳体——还包括可以相反地设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为了封闭该壳体,设置有盖,该盖以盖子的方式完成并封闭壳体。
为了消除现有技术中涉及板组的通过盖或壳体的侧壁形成的连接口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使盖包括一体的流入件和流出件。流入件和流出件因此被加工到盖中并且由与盖相同的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