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铜箔、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印刷电路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3044.1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木政登;筱崎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2C9/00;H01G11/70;H01M4/66;H05K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铜箔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电极 以及 印刷 电路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热性且伸长率各向异性小的电解铜箔、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印刷电路板。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铜箔为含有0.001~0.020质量%的碳的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该电解铜箔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8μm以下,就将所述电解铜箔在150℃下加热1小时后于常温下测定时的拉伸特性而言,所述铜箔的拉伸强度为400MPa以上,铜箔的宽度方向(TD)的伸长率为2%以上,并且表示铜箔的长度方向(MD)的伸长率与所述宽度方向(TD)的伸长率之差的参数,即,伸长率各向异性{[(MD伸长率‑TD伸长率)/MD伸长率]×100}为5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铜箔、具有该电解铜箔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锂(Li)离子二次电池的小型/轻量化,正在进行使用作集电体的铜箔薄箔化的研究,伴随于此,作用于铜箔的应力及应变趋于增加。此外,为了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化,正在尝试除了以往的碳系以外还将活性物质与硅系进行混合,使其增加理论容量,或以高于以往的密度填充活性物质层,增加单位体积的容量等,正式开发下一代锂离子二次电池,伴随于此,作用于作为集电体的铜箔的应力进一步提高,限制状况也变强,其结果导致,充放电后电解铜箔的折皱、断裂显现得比以往更多,电池特性可能会因此降低。
作为用于实现铜箔的薄箔化的以往的方法,例如实施了:电解铜箔的高强度化、提高电池制造工序的热处理中也难以发生软化等特性劣化的特性(高耐热化)(例如专利文献1~4等)。
就电解铜箔的高强度化、高耐热化而言,一般会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添加剂,在电析中使添加剂成分摄入母相的晶粒内或晶界中,利用晶粒的微型化效果实现高强度化或利用磁通钉扎效应来实现。
但是,即使在能够实现高强度化及高耐热化的情况下,在下一代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也难以完全防止折皱、断裂,需要考虑与现有设计不同的观点来进一步实施特性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713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85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2243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59870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8501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热性且伸长率各向异性小的电解铜箔、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印刷电路板。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基于上述设计方针对新的电解铜箔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如下事实:在具有高强度、高耐热性的电解铜箔中,会显现出伸长率各向异性(伸长率值根据实施拉伸试验的方向而不同的现象),此外还发现了如下事实:具体如下所述,伸长率各向异性的降低能够有效减少充放电后的折皱、断裂的产生、冲压后的折皱、断裂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电解铜箔一般会使铜析出至钛制阴极鼓表面,通过将其连续撕下并卷绕,制造长尺寸的产品(电解铜箔)。此时,将鼓的旋转方向、即长尺寸产品的长度方向标记为MD,将与MD方向正交的方向、即铜箔的宽度方向标记为T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