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2878.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2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柏原尚志;山本刚;中原康志;清水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F01M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颈 凸轮轴 供油路 支油路 轴承部 气缸盖 润滑油供给机构 部件形成 截面积比 连接油路 内部油路 侧连接 润滑油 限流部 流路 油路 发动机 | ||
由与气缸盖(4)独立的部件形成且用于将润滑油供往多个凸轮轴颈轴承部(73、74)的供油路包括:位于凸轮轴(19、20)上侧的凸轮轴用供油路(66)、设在该凸轮轴用供油路与气缸盖(4)内的内部油路(61、62)之间的凸轮轴用连接油路(64)以及多条凸轮轴颈用支油路(67、68)。其中,多条凸轮轴颈用支油路(67、68)是从上述凸轮轴用供油路分别分支出去的油路且分别从多个凸轮轴颈轴承部(73、74)的上侧连接到多个该凸轮轴颈轴承部(73、74)上。多条该凸轮轴颈用支油路均具有流路截面积比上述凸轮轴用供油路小的限流部(16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
背景技术
迄今,发动机中,用于将润滑油供往多个凸轮轴颈轴承部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已广为人知。其中,该发动机包括凸轮轴和凸轮轴颈轴承部,该凸轮轴设在气缸盖上且包括多个凸轮轴颈,该凸轮轴颈轴承部分别支承该凸轮轴的可旋转的多个该凸轮轴颈。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其包括凸轮轴颈用油路,通过该凸轮轴颈用油路,从凸轮轴颈轴承部的下侧将润滑油供往该凸轮轴颈轴承部。其中,该凸轮轴颈用油路从形成在气缸盖内的油路向上侧延伸,并与凸轮轴颈轴承部的下侧部分相连。
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一种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其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其中,第一油路将来自油压源的润滑油引向多个凸轮轴颈轴承部中的一个,第二油路穿过凸轮轴的绕与该第一油路相连的凸轮轴颈轴承部旋转滑动的凸轮轴颈,润滑油随该凸轮轴的旋转而被间歇地供到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布置在上述凸轮轴颈的上侧且将上述第二油路供来的润滑油从上述凸轮轴的上侧供往其他凸轮轴颈轴承部。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10-164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15-1691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气缸盖上,除了安装有凸轮轴以外,还安装有燃料喷射装置和火花塞等各种装置。例如,在为了改善发动机的热效率而需要进行细致的燃烧控制时,有时会增加火花塞的数目,像这样增设装置的需求较多。
在为了满足这类需求而在气缸盖上增设装置时,必须绕开形成在气缸盖内的供油路和水套来布置各装置。
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而言,从凸轮轴颈轴承部的下侧将润滑油供往凸轮轴颈轴承部,在气缸盖上需要设置与凸轮轴颈轴承部相连的油路,因为该油路的存在,气缸盖上能够安装上述装置的区域就相应地变小,因此难以增设上述装置。
而像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一样,如果将润滑油从凸轮轴颈的上侧供往凸轮轴颈轴承部,就能够减少设在气缸盖内的油路的数目,因此上述装置的增设相对比较容易。
但是,像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一样,在将润滑油从凸轮轴颈的上侧供往凸轮轴颈轴承部的情况下,需要先让润滑油上升到凸轮轴颈的上侧,因此供往离上述第二油路较远的凸轮轴颈轴承部的润滑油的流量(油压)可能比供往离上述第二油路较近的凸轮轴颈轴承部的润滑油的流量(油压)少,因此供往多个凸轮轴颈轴承部的油压之间就会产生偏差。
在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中,需要在气缸盖上设置第一油路,该第一油路的位置与设有上述第二油路的凸轮轴颈相对应,如果要增设的上述装置的数目增多,就可能会难以形成上述第一油路。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凸轮轴颈润滑油供给机构,既能够应对要增设到气缸盖上的装置增多的情况,又能够抑制供往多个凸轮轴颈轴承部的油压之间的偏差。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