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2341.4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8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锺台;朴在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水国 |
主分类号: | F23D14/22 | 分类号: | F23D14/22;F23D14/34;F23D14/58;F23D14/62 |
代理公司: | 11467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乔献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器 低氮氧化物 气体流入口 燃烧室 燃烧气体 导管 氮氧化物产生 燃烧器安装孔 气体分级 燃烧技术 外周 燃烧室喷射燃料 导管端部 空气混合 区域设置 燃料喷孔 有效实现 再循环 改良 分割 融合 暴露 配置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将气体分级燃烧技术与IFGR燃烧技术应用到一个燃烧器内,从而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依据本发明的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其为在燃烧室的燃烧器安装孔设置的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包括:导管,其插入于燃烧器安装孔内,前端暴露于燃烧室,并将空气引向燃烧室;燃料喷孔,其至少一个配置在导管端部,呈向燃烧室喷射燃料而形成分割火焰的管状,在外周沿的一个区域设置有用于使燃烧气体流入的第1气体流入口,在导管外周沿设置有使与导管内部的空气混合的燃烧气体流入的第2气体流入口,该第2气体流入口位于所述第1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依据本发明,将气体分级技术与采用可有效实现燃烧气体自我再循环的改良IFGR技术制造的燃烧器融合,与采用现有IFGR技术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产生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其将气体分级(Gas staging)燃烧技术与IFGR(内部烟气再循环;Internal Fl ueGas Recirculation)燃烧技术应用到一个燃烧器内,从而减少氮氧化物(NOx)产生量。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氮氧化物(NOx)分为以下几种:通过化学方式与燃料结合形态的氮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而生成的燃料氮氧化物(Fuel NOx);燃烧用空气中包含的氮在高温条件下游离生成的热力型氮氧化物(Thermal NOx);以及碳氢化合物系列的矿物燃料以高浓度状态暴露于高温环境时迅速生成的快速型氮氧化物(Prompt N Ox)。
由于氮氧化物(NOx)会对大气环境及人类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研发人员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开发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技术。这一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代研发过程:
-具体情况-
第一世代:第一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以空气分级(Air staging)技术为代表,分阶段地向燃烧炉内供给空气,防止由燃烧炉内的燃料引起的快速氧化反应,降低火焰的温度,由此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
第二世代:第二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以气体分级(Gas staging)技术为代表,其特征在于,分为中心部(约5%~25%)与外围部(75%~95%)而喷射气体,造成中心部空气过剩而外围部空气不足的状态,抑制占火焰大部分的外围部的氧化反应,不让火焰温度升高,从而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产生。虽然因外围火焰处于空气不足状态而可能产生快速型氮氧化物,但是通过向周边喷射气体以确保火焰温度在1000℃以下,从而能够同时实现火焰保焰功能和抑制快速型氮氧化物产生功能。
第三世代:第三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以IFGR(内部烟气再循环)为代表,使在燃烧室内经过1次燃烧的燃烧气体在燃烧室内自我再循环(Recirculation),让燃烧气体与火焰混合,降低火焰温度,由此可以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
作为所述第三世代低氮氧化物技术,本申请人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66809号中提出了高效低氮氧化物型燃烧头及利用其的燃烧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66809号是通过在燃烧头诱发涡流来提高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特性,使燃料燃烧,之后再使燃烧气体自我再循环,从而大幅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另外,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569455号中提出了一种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其将气体分级(Gas staging)燃烧技术应用到IFGR技术中,从而可以联系按不同世代区分的低氮氧化物技术,由此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现有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进行改良的复合型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将气体分级(Gas staging)燃烧技术应用到经过改良的IFGR技术中,从而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水国,未经株式会社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