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1606.9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祐也;新井谦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9/31 | 分类号: | C03B9/31;C03B9/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姜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容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控制气泡的位置及大小,从而对在底部内具有与外部独立的气泡的玻璃容器进行高成品率的制造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一种具有口部、主体部、以及底部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熔融玻璃成型未形成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工序;向未形成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底部内插入针状物之后将其拔去,从而形成气泡形成用通路的工序;从气泡形成用通路的入口注入空气,在未形成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底部内形成以气泡形成用通路为起点在底部内扩张的倒泪滴形状的内部空间,从而得到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内部空间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利用固化前的玻璃的保有热使固化前的玻璃流动,从而使倒泪滴形状的内部空间的入口侧封闭,由此得到在底部内具有与外部独立的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底部内具有与外部独立的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
特别是涉及能够精确地控制气泡的位置及大小,从而对在底部内具有与外部独立的气泡的玻璃容器进行高成品率的制造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用于收容化妆品、香水等的容器而言,由于再利用性、内容物的保存性优异,且具有塑料容器所没有的重量感、独特的手感,所以广泛使用玻璃容器。
另外,对于用于收容化妆品、香水等的容器而言,功能性自不必说,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观点来看,要求以优异的外观设计为基础的外观美丽、高级感。
而且,作为具有那样优异的外观设计、高级感的玻璃容器的种类之一,提出有在底部内具有气泡的玻璃容器,并作为具有独特的设计效果的玻璃容器得到较高的评价。
然而,对于在底部内具有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制造而言,需要对气泡的位置、大小进行适当微调,由此通常以由工匠实施的半人工的工序进行制造,从而出现难以进行大量生产这一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利用自动成型机在工业上大量地制造在底部内具有气泡的玻璃容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玻璃器的制造方法:如图10所示,为了从玻璃坯料供料器701的孔口704断续地挤出熔融玻璃705,使恒定量的空气从上下往返运动的柱塞702的大致前端压出至该孔口704内的熔融玻璃705中,作为包含空气泡709的熔融玻璃705,利用该柱塞702通过孔口704挤出熔融玻璃705,并利用剪切装置711将其切断而作为玻璃坯料712供给至成型机,从而通过冲压成型法或者冲压-吹塑成型法将发泡玻璃器成型。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底部进入了气泡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图11所示,利用设置于对玻璃容器812的底部进行成型的模具807的销810,在型坯805或者吹塑成型紧后的玻璃容器812的底面形成凹坑,并向该凹坑吹入空气从而形成气泡81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7503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5-8542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需要在成型前的熔融玻璃的阶段封入气泡,由此出现虽然可得到与外部独立的气泡,但是无法精确地控制最终产品的底部内的气泡的位置、大小这一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型坯或者吹塑成型紧后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气泡的形成,由此能够比较稳定地得到在底部内的规定位置具有气泡的玻璃容器。
然而,专利文献2中的气泡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以在玻璃容器的底面形成的较小的凹坑为起点吹入空气,并通过扩张凹坑本身来形成气泡。
因此,凹坑的入口部分也被扩张从而较大地开口,由此,即使利用了借助固化前的玻璃的保有热产生的流动,也很难边留下气泡边使凹坑的入口部分完全地封闭。
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出现无法形成与外部独立的气泡这一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亚硝子株式会社,未经兴亚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1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