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1593.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京;李相億;朴银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恩苏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6;A61L17/12;A61L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筛网管 管状复合 结合套件 缝合线 芯线 珠子 人体组织 组织再生 压迫力 支撑力 中空部 减小 熔接 出血 配置 外部 | ||
1.一种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插入皮肤以支撑人体组织或确保皮肤再生空间,所述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包括:
珠子(20),形成为呈球状的圆形或多边形;
缝合芯线(30),一端粘贴在所述珠子;
缝合筛网管(40),两股以上缝合线交叉形成为网状管体,内置有所述缝合芯线且一端粘贴在所述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针(50),在内部中空流路(51)引入有所述缝合芯线(30),前端通孔(52)与珠子(20)相接触,外表面被缝合筛网管(40)包裹;
杯状针支撑体(60),在所述针(50)的后端与所述针(50)结合为一体来支撑针,在所述杯状针支撑体(60)的开口的后端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注入器结合的结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通过粘合剂、热熔接、超声波熔接中的一种来实现所述珠子(20)与缝合芯线(30)及缝合筛网管(40)的粘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的侧面还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侧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通孔(53)形成在针的与针支撑体相邻的后方侧,并且从前端通孔引入的缝合芯线(30)的后端从所述侧面通孔(53)引出,从侧面通孔引出的缝合芯线的后端熔接固定在针支撑体(60)的前端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还粘贴有管状的张力构件,所述张力构件通过前后方向的移动来密封侧面通孔,并且将从侧面通孔露出的缝合芯线夹入固定在所述张力构件和其内部的针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芯线(30)选自一股形成的单丝、多股形成的复合丝、外表面形成有突起的突起形单丝、将单丝或复合丝捻起来或打结而成的形态的丝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芯线(30)和缝合筛网管(40)的材料选自可生物降解材料组和非生物降解材料组中的一种以上,
可生物降解材料组由选自聚乙醇酸、聚乙丙交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羟基乙酸-己内酯-乳酸)共聚物、聚L-乳酸、聚乳酸、聚已酸内酯、透明质酸、织金复合丝、壳聚糖中的单个聚合物或聚合了2种以上的共聚物组成;
非生物降解材料组由尼龙、聚丙烯、聚丙烯乙烯或铁氟龙、硅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芯线(30)和缝合筛网管(40)分别由相同种类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形成,或者由不同种类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芯线(30)和缝合筛网管(40)分别由相同种类的非生物降解材料形成,或者由不同种类的非生物降解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状复合缝合线结合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芯线(30)和缝合筛网管(40)中的一个由可生物降解材料形成,另一个由非生物降解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恩苏特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派恩苏特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15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窗口外科切割设备
- 下一篇:具有近端安装的摄像机的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