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及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0573.6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9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宫田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G3/00 | 分类号: | F16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康艳青;姚开丽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形带 楔部件 啮合 安装器具 齿部 带通 插入安装部件 安装部件 压力装置 通孔 虚设 | ||
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1)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齿形带(50)的端部固定好,无需使用专门的压力装置。也就是说,将齿形带(50)的端部插入安装部件(3)上的插带通孔(4)和插楔通孔(5)内以后,让楔部件(2)的虚设齿部(2a)与齿形带(50)端部的齿部(51)啮合,从插带通孔(4)的方向将已啮合有楔部件(2)的齿形带(50)拉过来,而将楔部件(2)固定在安装部件(3)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于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的齿形带的末端进行安装的末端安装器具及齿形带的末端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在非无接头即有接头的齿形带用于往返驱动等的情况下,需要用一定的张力将该齿形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到被固定部件上(如专利文献1),因此就要利用安装装置将齿形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上。专利文献1中的末端安装装置是这样安装好齿形带的,即:上模和下模具有与齿形带的多个齿部嵌合的内表面且内表面形状与所述多个齿部大致相同,先安装好上模和下模,然后再用这些上模和下模夹持住带的端部且在上模和下模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与两端部为一体的凸部,以围绕着这些上下凸部的外周且两侧彼此相对的方式嵌入一对额缘状止动件,利用塑性变形来安装好齿形带。
已知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发明内容如下:上板具有凹凸内表面,该凹凸内表面的形状与多个齿部大致相同,该凹凸内表面与有接头带的多个齿部嵌合,上板的宽度与该有接头带的宽度大致相等,下板在宽度大于有接头带的板部的两侧部形成有多个褶,将该上板和该下板安装在该有接头带的端部,并用该上板和该下板夹持住带的端部且将该下板上的褶的顶端部朝着内侧折过来,由此而将有接头带安装好。
另一方面,还知道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发明内容如下:连结器具被安装在往返被动部件上且具有楔面,让连结器具上的虚设的齿形带片与齿形带的两末端分别嵌合,而将齿形带的两末端安装在该连结器具上。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5-43308号公报(特别是图5)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实开平1-839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实开昭60-59844号公报(特别是图1ハ(日文片假名表示的附图标记))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的专利文献1和2那样的利用塑性变形来安装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存在以下问题:没有用于进行塑性变形的专用压力装置,则无法进行作业。
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发明内容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要上紧螺栓来推着楔部件移动,因此就必须用楔表面压着虚设的齿形带片。这样,不仅作业繁琐,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在楔部件和虚设的齿形带片之间打滑。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使用专用的压力装置,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齿形带的端部固定好。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做到了将齿形带的端部和与该齿形带的齿部啮合的楔部件一起嵌入安装部件内。
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有接头且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具有齿部的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为对象。该齿形带的末端安装器具具有楔状的楔部件和安装部件。所述楔部件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的所述齿部啮合的虚设齿部;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具有供所述齿形带插入的插带通孔,在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具有插楔通孔,与所述齿形带的端部啮合的所述楔部件和该齿形带的端部一起被拉进该插楔通孔内,并且所述楔部件和所述齿形带的端部一起嵌入所述安装部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阪东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阪东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配重至驱动轴的激光焊接
- 下一篇:链节和具有链节的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