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00183.9 | 申请日: | 201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宇;邵喜斌;张振宇;陈东川;钱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电极 齿部 阵列基板 像素区 第一电极 狭缝 绝缘层 液晶显示面板 液晶显示装置 彼此连接 液晶分子 子像素区 边缘场 第一端 隔开 维度 分组 驱动 贯穿 延伸 | ||
一种具有多个子像素区的阵列基板(1),所述阵列基板(1)在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中的每一个当中包括构造为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分子的边缘场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绝缘层(13);第二电极层(12)包括多个分支(12B);所述多个分支(12B)被分组成多个齿部;所述多个齿部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S)间隔开,所述第一狭缝(S)实质上延伸贯穿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中的一个子像素区的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并且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且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边缘电场驱动液晶层。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示例包括高级超维切换(ADS)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在ADS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同一平面内的狭缝电极的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和平板电极层所产生的电场,来形成多维电场,通过上述电场来旋转位于狭缝电极之间以及狭缝电极上方的液晶分子。在ADS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操作效率和透光效率得到极大改善。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子像素区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在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中的每一个当中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其构造为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分子的边缘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分支;所述多个分支被分组成多个齿部;所述多个齿部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间隔开,所述第一狭缝基本上延伸贯穿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中的一个子像素区的第二电极层的一个维度;并且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彼此隔开且在第二端彼此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仅包括所述多个分支中的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是梳状电极层,该梳状电极层还包括在第二端连接所述多个齿部中的相邻的齿部的条形部。
可选地,所述条形部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外围区中。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信号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条形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叠。
可选地,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条形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基本上重叠。
可选地,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条形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信号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多个齿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在第一端至少部分地重叠。
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多个分支中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并且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被第二狭缝间隔开,所述第二狭缝基本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所述一个维度。
可选地,第二狭缝与第一狭缝基本上平行;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在第三端彼此连接,并且在第四端彼此隔开;第三端靠近第一端且远离第二端;并且第四端靠近第二端且远离第一端;
可选地,第二电极层为之字形(zig-zag shaped)电极层。
可选地,第一电极层是平板电极层,其基本上遍及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之一地延伸。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支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的所述一个维度。
可选地,连接相邻的齿部的任何结构位于第二电极层的外围区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二电极层的外围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