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完美吸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0176.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1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宇;韩谞;何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44237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完美 吸收体 | ||
一种完美吸收体,包括具有两相对表面的基材层以及自所述基材层一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金属层、介质层,还包括叠设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金属纳米阵列;其中,所述金属纳米阵列为圆柱体阵列、3D螺旋阵列、棱柱阵列、正棱台阵列中的任一种。这种完美吸收体无偏振敏感缺陷,实现了对光谱太阳能的广谱吸收,且实现对0.5μm~1.8μm光谱的吸收达到90%及以上,极大的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完美吸收体。
背景技术
基于人工合成材料的一种电磁波吸收结构,它的电磁波参数和周围环境的电磁参数可实现阻抗匹配,在特定波段下的吸收率为100%,因此人们称这种电磁波吸收结构为完美吸收体。
现有完美吸收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前端时,可以将光谱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转化的热能可以被传导给后端的发射体并辐射出于电池带隙相匹配的窄带辐射谱,使太阳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单节太阳能电池因为受到肖克利-奎色极限的限制,其所能实现的最大效率不会超过理论单节电池最大效率的41%。单节电池只能转化为太阳光中能量大于其带隙能量的光,而对于能量更大的光子,高能带隙的能量又会以热的形式耗散掉,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对太阳光的全光谱利用。同时,现有的完美吸收体由于结构复杂,存在对偏振敏感的缺陷。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完美吸收体。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完美吸收体存在的偏振敏感缺陷、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尤其是0.5μm~1.8μm吸收效果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完美吸收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完美吸收体,包括具有两相对表面的基材层以及自所述基材层一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金属层、介质层,还包括叠设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金属纳米阵列;
其中,所述金属纳米阵列为圆柱体阵列、3D螺旋阵列、棱柱阵列、正棱台阵列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完美吸收体为金属-介质层-金属三层结构,实现了对光谱太阳能的吸收,而圆柱体阵列、3D螺旋阵列、棱柱阵列、正棱台阵列的周期性排布,可在顶层和空气层之间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中间介质层可以局域很强的电磁场形成磁共振,相邻单元之间又可以产生耦合磁共振,从而实现
0.5μm~1.8μm的光谱吸收达到90%及以上,极大的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美吸收体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美吸收体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完美吸收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完美吸收体。该完美吸收体包括具有两相对表面的基材层1以及自所述基材层1一表面向外依次叠设的金属层2、介质层3,还包括叠设于所述介质层3表面的金属纳米阵列4;
其中,所述金属纳米阵列4为圆柱体阵列、3D螺旋阵列、棱柱阵列、正棱台阵列中的任一种。
在任一实施例中,基材1为石英、硅片、镍、铜、钨中的任一种,所述基材1起提供生长薄膜的空间的作用。在基材层1表面进行沉积处理前,需要对基材层1进行清洗处理,确保基材层1的表面洁净,避免表面附着有杂质而可完美吸收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耳弹性夹箍自动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功率管压紧弹片安装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