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反射层、触摸基板、触摸面板和便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0159.5 | 申请日: | 2017-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2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伟;张雷;郭总杰;范文金;张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汪源;陈源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层 触摸 面板 便携式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反射层、触摸基板、触摸面板和便携式电子设备。触摸基板,包括:基底基板;透明触摸电极层,其位于所述基底基板上;和抗反射层,其位于透明触摸电极层的远离基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抗反射层包括:第一子层,其位于透明触摸电极层的远离基底基板的一侧;第二子层,其位于第一子层的远离所述透明触摸电极层的一侧;和第三子层,其位于第二子层的远离第一子层的一侧。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层叠在一起。第二子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的折射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22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1610584879.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抗反射层、触摸基板、触摸面板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面板在诸如移动电话、计算机显示面板、触摸屏、卫星导航装置和数码相机之类的显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触摸显示面板可以分为三类:附加式(add-on)触摸面板、盒上(on-cell)触摸面板和盒内(in-cell)触摸面板。触摸显示面板可以为自电容式或互电容式显示面板。常规触控显示面板通常使用铟锡氧化物(ITO)作为触摸电极材料。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基板,包括:基底基板;透明触摸电极层,其位于基底基板上;和抗反射层,其位于透明触摸电极层的远离基底基板的一侧;其中,抗反射层包括:第一子层,其位于透明触摸电极层的远离基底基板的一侧;第二子层,其位于第一子层的远离透明触摸电极层的一侧;和第三子层,其位于第二子层的远离第一子层的一侧;其中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层叠在一起;并且第二子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透明触摸电极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子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透明触摸电极层包括铟锡氧化物。
可选地,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第二子层由与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
可选地,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由二氧化硅制成;并且第二子层由包括SiOxNy的材料制成,其中x>0且y>0。
可选地,所述抗反射层的平均可见光反射率不大于1.5%。
可选地,所述抗反射层的平均可见光透射率大于92%。
可选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在约1.46至约2.0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透明触摸电极层的厚度在约40nm至约50nm的范围内;第一子层的厚度在约10nm至约20nm的范围内;第二子层的厚度在约50nm至约75nm的范围内;并且第三子层的厚度在约90nm至约110nm的范围内。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其包括本文描述的触摸基板。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触摸基板;和包括透镜的图像捕获装置,其安装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其中所述触摸基板具有构造为允许所述透镜接收光的窗口区域;所述触摸基板在窗口区域中包括:基底基板;和抗反射层,其位于基底基板上;其中所述抗反射层包括:第一子层,其位于基底基板上;第二子层,其位于第一子层的远离基底基板的一侧;和第三子层,其位于第二子层的远离第一子层的一侧;其中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层叠在一起;并且第二子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第二子层由与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
可选地,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由二氧化硅制成;并且第二子层由包括SiOxNy的材料制成,其中x>0且y>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