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28731.8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明;朱忠;彭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远能物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驱动装置 编码器 驱动轮 驱动单元 驱动组 本实用新型 对称安装 换向电机 换向装置 小车车体 四轮 底座 小车 转速信号反馈 比例分配 传动连接 反馈信号 通信连接 通过性 打滑 装载 侧面 传递 检测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组,两个驱动组对称安装在小车车体的底部,每个驱动组包括底座、两个驱动单元和安装在小车车体内部的PLC控制器,两个驱动单元对称安装在底座的两侧;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轮、换向电机和换向装置,驱动轮与换向电机通过换向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轮的侧面设有编码器,编码器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四轮驱动装置,当装载有该四轮驱动装置的小车发生打滑时,编码器将检测到的驱动轮转速信号反馈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按不同比例分配四轮上的扭矩,保证小车通过性的同时配合编码器将反馈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进行补偿,以实现四轮同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轮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好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运载小车通常使用的是二轮驱动结构,装配二轮驱动结构的运载小车在遇到坑洼严重的复杂路面或者雨天湿滑路面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小车车轮附着力减弱,变成了滑动摩擦,车轮处于空转状态从而发生“打滑”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运载小车在发生打滑现象时,小车车轮附着力减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轮驱动装置,其可在运载小车发生打滑现象时,增强驱动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从而使小车摆脱打滑现象继续正常行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四轮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组,两个驱动组对称安装在小车车体的底部,每个所述驱动组包括底座、两个驱动单元和安装在小车车体内部的PLC控制器,两个所述驱动单元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轮、换向电机和换向装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换向电机通过所述换向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的侧面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的内部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架、两块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架的中部,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对称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架的两端;
所述驱动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且所述驱动轮的驱动轴与所述换向装置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换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换向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且所述换向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链轮、传动链条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二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与所述驱动轮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与所述换向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两块第二底板,所述两块第二底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且所述换向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底板锁紧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焊接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座和限位螺钉,所述限位座焊接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中央,所述限位座的两端均通过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的表面呈交叉网纹状。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均与两个所述支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与两个所述支架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四轮驱动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远能物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远能物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8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