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振的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8527.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邵姚平;杨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徽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2 | 分类号: | H01L23/02;H01L29/86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鸿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振 缓冲段 塑胶盖 薄壁 套环 底座 固定套环 抗振结构 二极管 引线基座 芯片 塑胶材料 同轴设置 电连接 连接条 滑动 外露 密封 对抗 覆盖 | ||
一种抗振的二极管,包括底座和塑胶盖,塑胶盖密封在底座外,塑胶盖覆盖有芯片,芯片的顶部电连接有引线基座,引线基座连接有引线,引线局部外露于塑胶盖,引线靠近于塑胶盖的部位设有一个薄壁“U”形缓冲段,薄壁“U”形缓冲段设有抗振结构,抗振结构为塑胶材料,抗振结构包括固定套环和抗振套环,固定套环和抗振套环同轴设置,固定套环和抗振套环通过连接条相互固定连接,固定套环固定地套设于薄壁“U”形缓冲段靠近底座的一端,抗振套环留有间隙地套设于薄壁“U”形缓冲段远离底座的一端,薄壁“U”形缓冲段远离底座的一端可相对抗振套环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振的二极管。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电机运行时会产生高温,汽车发电机上的整流器零件便会受热膨胀,与二极管连接的整流器零件因受热膨胀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并且积聚在二极管引线上,二极管引线的端部与芯片锡焊连接,积聚在二极管引线上的应力便会传递到芯片上,由于芯片是较薄、较脆弱的硅半导体,,传递到芯片上应力经常会导致芯片破裂,从而导致整个整流器失效,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二极管引线露出的部位会设置有薄壁“U”形缓冲段,薄壁“U”形缓冲段会通过轻微变形将力吸收掉,避免直接将力传递到二极管芯片上,从而很好的保护芯片免受应力或其它外力破环。然而,由于薄壁“U”形缓冲段为柔性,二极管引线的稳定性较低,二极管引线在工作时随设备振动而产生较大振动,久而久之影响二极管引线与整流器的连接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极管,其抗振性能较强,因而其引线与整流器连接的可靠性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振的二极管,包括底座和塑胶盖,塑胶盖密封在底座外,塑胶盖覆盖有芯片,芯片的顶部电连接有引线基座,引线基座连接有引线,引线局部外露于塑胶盖,引线靠近于塑胶盖的部位设有一个薄壁“U”形缓冲段,薄壁“U”
形缓冲段设有抗振结构,抗振结构为塑胶材料,抗振结构包括固定套环和抗振套环,固定套环和抗振套环同轴设置,固定套环和抗振套环通过连接条相互固定连接,固定套环固定地套设于薄壁“U”形缓冲段靠近底座的一端,抗振套环留有间隙地套设于薄壁“U”形缓冲段远离底座的一端,薄壁“U”形缓冲段远离底座的一端可相对抗振套环滑动。
具体地,连接条连接在抗振套环的内端面与固定套环的内端面之间。
具体地,连接条的数量为三条,其分布于薄壁“U”形缓冲段凸出方向的反方向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固定套环固定地套设于薄壁“U”形缓冲段靠近底座的一端,抗振套环留有间隙地套设于薄壁“U”形缓冲段远离底座的一端,薄壁“U”形缓冲段远离底座的一端可相对抗振套环滑动,使得即使薄壁“U”形缓冲段为柔性,外露于塑胶盖的引线因受到抗振套环的限制作用而抗振能力大大增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在工作时受设备振动影响较小,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引线与整流器连接的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底座、 2.塑胶盖、 3.芯片、
41.引线基座、 42.引线、 43.薄壁“U”形缓冲段、
61.固定套环、 62.抗振套环、 63.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徽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徽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8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爪装置及晶圆载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尘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