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丸喷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5065.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薛丰盛;刘佳良;徐凯立;徐焱鹏;王立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5/04 | 分类号: | B24C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丸 喷射端 喷丸喷嘴 导管 压力传感器 喷射通道 反射面 滑行 喷丸 喷射 本实用新型 待加工材料 凹槽连通 导管尾部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喷丸设备 喷嘴结构 实时调节 电连接 容置槽 中空的 侧壁 喷出 转动 侧面 反馈 检测 出口 保证 | ||
1.一种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导管(1)和能转动的插设在所述导管(1)尾部的喷射端头(2),所述喷射端头(2)侧壁上具有一凹槽(21),所述凹槽(21)连通所述导管(1)并与导管(1)共同形成便于弹丸滑行的喷射通道(3),所述凹槽(21)一侧壁位于喷射通道(3)的尾部并形成改变弹丸滑行方向的反射面(211);所述喷射端头(2)上还设置有检测反射面(211)所受弹丸压力并电连接喷丸设备的压力传感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位于喷射端头(2)侧壁的中部并沿径向延伸,所述凹槽(21)的第一侧壁形成所述喷射通道(3)的出口(31),所述凹槽(21)的第二侧壁形成所述反射面(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宽度由开口端向内部逐渐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端头(2)的轴线与所述反射面(211)之间具有交点,所述反射面(211)最外端和所述交点形成连线,所述连线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θ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端头(2)尾部的外侧壁沿径向开设有容置槽(5),所述压力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容置槽(5)内,并电连接喷丸设备上的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端头(2)的尾部还套设有遮盖所述压力传感器(4)的保护套(7),所述保护套(7)上开设有供所述压力传感器(4)的接线穿过的第一通孔(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7)通过螺钉(8)固定于所述喷射端头(2)上,所述保护套(7)上还设有便于螺钉(8)穿过的第二通孔(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头部外周壁上设置有便于与喷丸设备相连接的螺纹(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50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砂吸尘两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的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