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拼装式墙板的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25029.6 | 申请日: | 2017-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仁风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00 | 分类号: | B28B1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板 基部 开槽 拼装式 制备 切割 一次浇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 分离现象 工业制备 技术采用 生产效率 一次成型 插接槽 舒适性 卡槽 立部 面层 芯层 粉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拼装式墙板的卡具,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切割工业制备卡槽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基部,分别立于基部两端的两立部,所述基部和两所述立部形成U形。其效果:1、使墙板的插接槽一次成型,不需要二次开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避免二次开槽,避免二次开槽产生的粉尘,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3、一次浇铸成型,并避免受外力切割影响使面层和芯层产生分离现象的出现,提高墙板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制备拼装式墙板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拼装式墙板的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拼装式墙板包括两面层及设置于两面层之间的芯层。墙板的拼装部位基本上是平头或榫槽的拼接方式,接口开裂问题普遍存在。通过插板插接于插接槽的方式拼接墙板,使相邻的墙板完成拼装,用于分隔建筑空间,可有效解决墙板开裂问题。现有开槽的方式是对平头的墙板进行开槽。切割工作是在成型的墙板上进行操作,切割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存在切割灰尘飞扬的问题,严重影响工作环境。此外,插接槽通常位于面层和芯层的连接部位,切割时,也容易使面层和芯层产生局部分离,严重时,面层与芯层可能全部分离,严重影响墙板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制备拼装式墙板的卡具,通过卡具的使用,在生产拼装式墙板使,能够在墙板的边部形成插接槽,用于插板插接,墙板生产完成之后,不需要另行切割插接槽,避免后续加工的费时费力的问题出现,也避免切割灰尘的飞扬,使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并避免受外力影响使面层和芯层产生分离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制备拼装式墙板的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分别立于基部两端的两立部,所述基部和两所述立部形成U形。通过卡具的使用,在生产拼装式墙板使,能够在墙板的边部形成插接槽,用于插板插接,墙板生产完成之后,不需要另行切割插接槽,避免后续加工的费时费力的问题出现,也避免切割灰尘的飞扬,使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具体来说,卡具主要作用于在拼装式墙板浇铸时,拼装式墙板的两面层分别靠在卡具的两端,卡具用于支撑拼装式墙板的两面强度结构层,使拼装式墙板两面层的强度结构层不倾斜、不倒塌;两立部则能够在脱模时直接形成两条插接槽,使墙板的插接槽一次成型,不需要二次开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为了方便脱模,所述立部的内壁从上往下逐渐向内侧倾斜。也就是说立部位于基部内表面部位的横截面宽度大于立部顶端的宽度。
为了使立部内壁的倾斜度合适,所述基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立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角α为90°<α<135°。
为了方便与两面层配合,使两面层直立,所述立部的外壁与所述基部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使墙板的插接槽一次成型,不需要二次开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避免二次开槽,避免二次开槽产生的粉尘,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3、一次浇铸成型,并避免受外力切割影响使面层和芯层产生分离现象的出现,提高墙板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应用于生产墙板时与墙板各层之间的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脱模后的墙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仁风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仁风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5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