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顶承重悬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1250.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钊;周东珊;钟诚;步挺;薛猛;王瑾;郑波波;鄢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30 | 分类号: | E04B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承重 悬臂 连接板 承重件 本实用新型 吊顶龙骨 墙体 方向延伸 集成吊顶 快速施工 模块结构 施工周期 水平设置 位置可调 直接安装 形变 第一端 吊杆 减小 竖直 混凝土 标准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承重悬臂。所述吊顶承重悬臂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墙体的表面,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承重件,所述承重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承重件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体的方向延伸至所述连接板外。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顶承重悬臂,可以将集成吊顶的各种模块结构直接安装在吊顶承重悬臂上,不需要专门设置竖直的吊杆,减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减小吊顶龙骨的形变,保证吊顶龙骨位置可调,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顶承重悬臂。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化集成吊顶的承重结构通常是由竖直的吊杆来实现。具体地,将吊杆的一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原始顶面上,然后将集成吊顶安装在吊杆上,通过吊杆与原始顶面之间的连接来实现集成吊顶的承重。
对于这种设计,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吊顶的重量较大,通过竖向挂件吊挂在顶面上时吊顶龙骨容易在连接竖向挂件的位置因受力集中而发生变形,吊顶安装后的稳定性差;第二,吊顶龙骨安装在吊顶上,一旦吊顶吊挂在顶面上后,吊顶龙骨的位置无法调整,安装出现误差时需将吊顶整体拆卸后调整,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施工周期,不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第三,吊杆的挠度大,需要在顶面的原始混凝土上开设多个孔位进行反向支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程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顶承重悬臂,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顶承重悬臂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墙体的表面,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承重件,所述承重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承重件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体的方向延伸至所述连接板外。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墙体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固定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墙体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固定板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所述墙体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边缘,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体的方向延伸设置。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承重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承重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承重件是方钢。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连接部是角铁。
如上所述的吊顶承重悬臂,进一步,所述承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墙体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顶承重悬臂,可以将集成吊顶的各种模块结构直接安装在吊顶承重悬臂上,不需要专门设置竖直的吊杆,减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减小吊顶龙骨的形变,保证吊顶龙骨位置可调,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吊顶承重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12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弧形挂片吊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房屋建设的墙角烧结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