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毒用臭氧水生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1060.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5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代成;张田;庄浩;涂茜敏;陈典章;邓小磊;余大信;曾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C25B1/13;C25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系统 臭氧水生成系统 臭氧水 离子交换膜 混合系统 生成系统 臭氧气 臭氧 消毒 电化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重量百分比 臭氧发生 原料水 足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用臭氧水生成系统,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包括:纯水生成系统、臭氧发生系统和臭氧水混合系统;其中纯水生成系统用于为臭氧发生系统提供足量的纯水作为原料水;臭氧发生系统通过离子交换膜式臭氧发生堆产生臭氧气;臭氧水混合系统用于将水与臭氧发生系统产生的臭氧气混合,生成臭氧水。该臭氧水生成系统通过离子交换膜式发生堆产生臭氧,产生的臭氧重量百分比浓度可达25~3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水制备系统,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广谱强杀菌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还具有很强的除霉、腥、臭等异味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消毒、水处理、医药卫生、食品保鲜等行业。臭氧与水经过混配可制成不同浓度的臭氧水,臭氧水用途非常广泛,常将浓度5mg/L臭氧水用于应急直饮,浓度20mg/L臭氧水用于清洗、消毒、杀菌、除臭,浓度50mg/L臭氧水生化降解。
国内外主要采用高频高压电晕法和紫外臭氧激发产生臭氧。高频高压电晕法产生的臭氧浓度低,消毒杀菌效果差,且伴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紫外臭氧激发产生臭氧浓度低,消毒杀菌效果差,且紫外线式臭氧发生器使用寿命短,一般只用于消毒碗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毒用臭氧水生成系统,可生产高浓度(15~20mg/L)的臭氧水,消毒杀菌效果好。
所述的消毒用臭氧水生成系统包括:纯水生成系统、臭氧发生系统、臭氧水混合系统和喷洒系统;其中臭氧水混合系统为一个以上;
所述纯水生成系统用于为臭氧发生系统提供足量的纯水作为原料水,包括:纯水机和纯水箱;所述纯水机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出口与纯水箱连接;所述纯水机用于生产纯水;所述纯水箱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对所述纯水机生产的纯水进行净化;经所述纯水箱净化后的纯水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臭氧发生系统;
所述臭氧发生系统通过离子交换膜式臭氧发生堆产生臭氧气,包括:阳极水罐、阴极水罐和臭氧发生堆;所述臭氧发生堆为离子交换膜式臭氧发生堆;所述阳极水罐和阴极水罐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设置有水泵的管路与纯水箱相连;所述臭氧发生堆的两个阳极气/水连接口分别与阳极水罐相连,两个阴极气/水连接口分别与阴极水罐相连;所述臭氧发生系统生产的臭氧气通过阳极水罐顶部的臭氧出口输出至臭氧水混合系统;
所述臭氧水混合系统用于将水与臭氧发生系统产生的臭氧气混合,生成臭氧水;所述阳极水罐的出气口通过分配器为一个以上臭氧水混合系统提供臭氧;所述臭氧水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泵和混合罐;所述混合泵的进气口通过设置有单向阀的管路与分配器连接,所述混合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蓄水箱连接,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混合罐连接。
还包括臭氧吸收装置;在所述混合泵进气口与分配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其进口与分配器连接,两个出口分别为常开出口和常闭出口,其常开出口通过管路与臭氧吸收装置连接;常闭出口通过设置有单向阀的管路与混合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混合罐的出气口也通过管路与臭氧吸收装置相连。
在所述阴极水罐与臭氧发生堆的底部的气/水连接口相连管路上设置有离子交换罐。
所述混合罐的出水口通过混合阀组与喷管连接。
有益效果:
该臭氧水消毒系统通过离子交换膜式发生堆产生臭氧,产生的臭氧重量百分比浓度可达25~30%,消毒杀菌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用臭氧水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1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