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型材生产线的双头锯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0922.X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钱德林;罗宿;黎雄;钱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5/10 | 分类号: | B23D45/10;B23D47/02;B23D4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1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板 承托面 基板单元 可翻转 铝型材生产线 升降托架 切装置 双头锯 排屑 支承 工作状态转换 锯切单元 卸料状态 支撑型材 支承型材 支承面 状态时 支撑 承托 锯切 时基 下翻 下移 卸料 | ||
一种铝型材生产线的双头锯切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两个锯切单元(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可翻转基板单元(3)以及中间升降托架(4);可翻转基板单元(3)包括一基板(31),当基板(31)处在支撑工作状态时基板(31)用于支撑型材(5),而当基板(31)处在排屑状态时,基板(31)下翻以排屑;中间升降托架(4)上设有一用于承托型材(5)的承托面(41),在工作时,当承托面(41)处于上升支承工作状态时,承托面(41)与两个可翻转基板单元的处在支撑工作状态的基板(31)构成支承型材(5)的支承面,而在承托面(41)从上升支承工作状态转换至下降卸料状态的过程则带着锯切好的型材(5)下移以卸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生产线的双头锯切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铝型材(如光伏组件的边框型材),现通常是用通用加工中心来进行加工,需要人工配合操作,既耗人力又生产效率不高。故而,后来有专门开发出专用的铝型材加工流水线,以生产光伏组件边框型材的流水线为例,基本完成的工序是先将型材锯切成所需的长度,然后对型材进行钻孔等加工,接着完成塞入角码的操作,最后再拼装成框形。上述工序中锯切是必须的最关健的工序,故流水线中的锯切装置的设计非常重要。
现有具代表性的锯切装置,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103722236A的发明专利,它公开了一种数控双头多根切割锯,该切割锯包括电气控制柜、床身、固定头、移动头、操作台、送料架和手动压紧送料机构,固定头上和移动头上均设锯切模块,锯切时型材是被水平传送至一固定的工作台面上进行锯切,锯切完后从上方取走型材。上述现有切割锯存在以下缺陷:
1、排屑不便,锯切时产生的金属切削屑会堆积在工作台面上,需要人工清理甚至配置专门的排屑装置才能实现连续工作;
2、卸料不便,上述现有技术在锯切好后锯切头需要复位避让开,再以专门的卸料机械手从上方取走锯切好的型材,采用卸料机械手使整机的结构更复杂,也使控制难度增加,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型材生产线的双头锯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排屑及卸料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型材生产线的双头锯切装置,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相距设置的两个锯切单元,还包括两个可翻转基板单元以及中间升降托架;
所述两个可翻转基板单元与两个锯切单元一一对应,可翻转基板单元设置于对应的锯切单元之下,所述可翻转基板单元包括一基板,该基板相对机架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平面上转动设置,基板上作用有翻转驱动装置,该翻转驱动装置驱动基板翻转,使基板具有支撑工作状态和向下翻转的排屑状态;当基板处在支撑工作状态时基板用于支撑型材,而当基板处在排屑状态时,基板下翻以排屑;
所述中间升降托架位于两个可翻转基板单元之间,中间升降托架上设有一用于承托型材的承托面,该承托面上设有滚轮,且该承托面相对机架在上下方向上活动设置,承托面上作用有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托面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使承托面具有上升支承工作状态和下降卸料状态;在工作时,当承托面处于上升支承工作状态时,所述承托面与两个可翻转基板单元的处在支撑工作状态的基板构成支承型材的支承面,而在所述承托面从上升支承工作状态转换至下降卸料状态的过程则带着锯切好的型材下移以卸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与机架间连接有一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由连杆和曲柄组成,所述连杆和曲柄均位于所述基板的下方,连杆一端铰接于基板上,其另一端与曲柄的一端铰接,而曲柄的另一端相对机架铰接,当所述基板处在支撑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杆和曲柄正好处在呈一直线的死点位置上以保持所述基板处在支撑工作状态;所述翻转驱动装置连接作用于上曲柄上以驱动曲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0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