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漆生产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0814.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祥;师华;陆裕荣;沙金;冯淋畅;许少华;刘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4 | 分类号: | B65G65/44;B65D88/6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组件 下料筒 堵料 滑块 轴承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 水性木器漆 进料箱体 进料装置 转动轴 丝杆 螺纹连接套 支撑杆表面 对称固定 工作效率 上部内腔 行程开关 转动设置 打散 滑动 出料管 预混合 支撑座 底端 可控 内腔 转动 架设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漆生产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体、出料管、下料筒和堵料滑块,所述进料箱体的上部内腔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底端设置有打散杆,所述下料筒的内腔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杆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杆组件上的支撑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架设有丝杆,所述下料筒内滑动设有堵料滑块,堵料滑块螺纹连接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支撑杆组件上的支撑杆表面设置有行程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实现进料的可控,且方便物料的预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漆生产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于涂料的环保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将传统的油漆替换成水性漆受到顾客及厂家的青睐。水性漆绿色环保,用水作为稀释剂,没有使用有害的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很小,不危害生产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水性木器漆由于环保,漆膜干后无气味和不属于危化品,越来越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青睐,以后也会慢慢成为家具材料的主导。
目前水性木器漆在生产加工进料的时候,一般均采用集中进料,这样容易导致原料成块进入箱体内,且加工进料过程可控性较差,给木器漆的生产加工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漆生产的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漆生产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体、出料管、下料筒和堵料滑块,所述进料箱体的顶部左侧设有一号进料管,一号进料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一号排料管,所述进料箱体的顶部右侧设有二号进料管,二号进料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二号排料管,所述进料箱体的上部内腔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进料箱体的顶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打散电机,转动轴的底端设置有打散杆,所述进料箱体的底部内腔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下料筒呈左低右高的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的底部与下料筒相连通,所述下料筒的内腔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座,其中支撑座通过支撑杆固定悬空架设在下料筒内,两个所述支撑杆组件上的支撑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架设有丝杆,所述下料筒内滑动设有堵料滑块,堵料滑块螺纹连接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支撑杆组件上的支撑杆表面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下料筒的右端侧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正反转电机,所述下料筒上还安装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一号排料管和二号排料管均呈倾斜设置,一号排料管和二号排料管的底端均朝向所述打散杆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料箱体的底部呈漏斗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料筒的内腔内壁上还开设有导轨槽。
优选的,所述堵料滑块的外圆周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滑块。
优选的,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设于导轨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正反转电机驱动丝杆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能够实现堵料滑块在下料筒内腔滑动,当堵料滑块在下料筒内向左运动至堵料滑块的左端触碰到位于所述下料筒左侧支撑杆上的行程开关时,正反转电机停止运转,此时的堵料滑块实现对出料管底端的封堵,使得进料箱体内的物料停止从出料管排出,反之,当堵料滑块在下料筒内向右运动时至堵料滑块的右端触碰到位于所述下料筒右侧支撑杆上的行程开关时,正反转电机停止运转,此时堵料滑块远离出料管的底部,此时进料箱体内的物料通过出料管排出,从而实现向水性木器漆生产设备中进料工序的可控;用于生产水性木器漆的不同物料分别通过一号进料管和二号进料管加入到进料箱体内,物料在高速转动的打散杆上时,实现对物料的打散,且有利于物料的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0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