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皮式平面换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9626.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6 | 分类号: | H01R39/0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陈彩霞 |
地址: | 225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换向器 换向 铜皮 换向铜片 换向器 扇形面 钩脚 本实用新型 侧圆弧面 基体表面 牢固结合 使用寿命 直角连接 换向片 结合力 焊线 均布 弯钩 向内 植入 轴向 体内 | ||
铜皮式平面换向器。涉及一种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铜皮式平面换向器。提供了连接强度高,换向片不易脱落的铜皮式平面换向器。包括换向基体和均布在换向基体表面圆周的换向铜片,换向铜片具有互成直角连接的上扇形面和侧圆弧面,上扇形面为铜皮式平面换向器的工作面,侧圆弧面的底部设有焊线弯钩,所述上扇形面的底部设有向内的钩脚,所述钩脚植入换向基体内与换向基体牢固结合。本实用新型同时加强了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轴向和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在各方向都不会脱落,延长了换向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铜皮式平面换向器。
背景技术
平面型换向器因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工具、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电机。传统的平面换向器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有:换向片的设计不够合理,换向片与换向器的模体结合力不强,在高速状态下,换向片容易从换向器的模体径向上脱落,换向器使用寿命不长;另外,换向片的抗轴向拉力能力较差,也导致换向片容易从换向器的模体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连接强度高,换向片不易脱落的铜皮式平面换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换向基体和均布在换向基体表面圆周的换向铜片,换向铜片具有互成直角连接的上扇形面和侧圆弧面,上扇形面为铜皮式平面换向器的工作面,侧圆弧面的底部设有焊线弯钩,所述上扇形面的底部设有向内的钩脚,所述钩脚植入换向基体内与换向基体牢固结合,
所述上扇形面的底面设有设有阶梯型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底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所述凹槽一内设有弹性加强环。
所述换向基体圆周表面上设有插接换向铜片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两侧径向内壁上分别固定插接有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所述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向凹槽二槽底倾斜设置,
所述换向铜片的上扇形面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适配的插槽一和插槽二。
所述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插接在凹槽二内壁里的部分,表面设有若干与弹性片一和弹性片二一体成型的凸起一和凸起二。
所述换向基体圆周表面上设有插接换向铜片的凹槽三,所述凹槽三的两侧径向内壁上分别若干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有弹簧和插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内凹槽的槽底,另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凹槽的开口尺寸,
当弹簧不受力时,插杆部分伸出内凹槽,并且伸出长度小于凹槽三宽度的一半;
所述换向铜片的上扇形面底部设有与凹槽三适配的凸起三,所述凸起三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能够容纳插杆的凹槽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换向铜片的底面设阶梯型的凹槽,并在阶梯型的凹槽中设卡在凹槽底部的弹性加强环,加强换向片与基体的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不会从基体径向脱落,同时方便加强环的安装;此外,在换向基体的径向上设换向铜片的卡接机构,方便换向铜片安装的同时加强换向片的抗轴向拉力能力,使其不会从基体的轴向脱落。本实用新型同时加强了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轴向和径向结合力,使换向铜片各方向都不会脱落,延长换向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铜片与换向基体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