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久保温的陶瓷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8413.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化县兰彩坊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碗 真空隔热板 紧密贴合 保温壁 橡胶膜 保温 真空保护表层 真空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 导热系数 高效保温 高效节能 空气对流 内部设置 填充芯材 中间设置 保温腔 密封层 热传递 热辐射 有效地 碗口 瓷壁 传导 复合 英文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久保温的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主体、瓷壁和碗口,陶瓷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容器,容器与陶瓷碗主体固定连接,陶瓷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膜,橡胶膜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保温壁,所述保温壁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保温腔是真空隔热板,设置在密封层的后面,可以防止热的传导,然后镀上银,这样就可以阻止热辐射,真空隔热板(VIP板)是英文Vacuum Insulation Panel的简称,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具有环保、高效节能和高效保温的特性,大大的提高了其实用性,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碗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久保温的陶瓷碗。
背景技术
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状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直至今日,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釉水、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唐以前的碗,其型多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无纹饰,唐代的碗器型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边,多为平底、玉壁底及环条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制的产品施满釉,有简单的划花装饰出现,宋代碗其型多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径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为单色,如影青、黑、酱、白等,纹饰用刻、划、印等手法,将婴戏、动物、植物文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心上,元代碗型同宋代相比,突出表现为高大厚重,圈足多为内斜多撇,断面呈八字形,多采用印花、刻花装饰,明代碗多鸡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较为窄细,大多采用画花装饰。
但现有的陶瓷碗,由于瓷器的导热性比较好,所以在使用时无法进行长久的保温使用,普通陶瓷碗材质一般,易摔易碎,在使用不当时容易摔碎,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彩釉的喷涂也没有严格的控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且瓷器的表面光滑,在桌面使用时非常容易移动,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儿童使用时非常容易烫伤皮肤。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长久保温的陶瓷碗,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久保温的陶瓷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保温,结构不合理和底部光滑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久保温的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主体、瓷壁和碗口,所述陶瓷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与陶瓷碗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陶瓷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所述陶瓷碗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彩釉,所述彩釉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所述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所述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碗口内壁,所述碗口内壁与陶瓷碗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碗底,所述碗底与陶瓷碗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陶瓷碗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碗口,所述碗口与陶瓷碗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所述陶瓷碗主体的表面设置有瓷壁,所述瓷壁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碗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导热膜,所述导热膜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碗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水性陶瓷涂料,所述水性陶瓷涂料与陶瓷碗主体的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保温壁,所述保温壁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碗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与陶瓷碗主体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膜的形状是贴合碗底的矩形橡胶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化县兰彩坊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德化县兰彩坊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8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