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初支钢拱架抗拉稳定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8127.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勋;郭保林;刘占龙;邢浩;姚春杰;张大鹏;徐鹏;张洋;万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岛林川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韩玉昆 |
地址: | 10002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拱架 导管 裂缝 排布 本实用新型 导管管壁 抗拉 穿透 洞室 围岩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初支钢拱架抗拉稳定性的装置,包括导管,导管包括依次排布的头部、第一开裂区、第二开裂区及尾部,尾部用于连接钢拱架,第一开裂区包括若干条穿透导管管壁的第一裂缝,若干条第一裂缝沿导管周向依次排布,第二开裂区包括若干条穿透导管管壁的第二裂缝,若干条第二裂缝沿导管周向依次排布。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固定钢拱架,减少钢拱架向洞室及沿围岩方向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初支钢拱架抗拉稳定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穿过破碎、软弱围岩时,通常用H型钢分段焊接制作的钢拱架作为围岩初期支护,并根据围岩破碎、变形情况,确定拱架的间距和组成钢拱架的H型钢的尺寸。双向四车道或六车道的公路隧道,横断面大,净空高,钢拱架的长度长,横断面小;在围岩收敛变形过程中,钢拱架容易失稳,通常出现钢拱架扭曲、错位、断裂、侵界等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问题。通常在钢拱架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两根直径较粗的钢筋,作为其固定措施,但粗钢筋与围岩之间只有摩阻力而无任何粘结力,对于软弱、破碎围岩而言,粗钢筋与围岩之间的摩阻力不足以解决钢拱架的变形。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提高初支钢拱架抗拉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很好地固定钢拱架,减少钢拱架向洞室及沿围岩方向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初支钢拱架抗拉稳定性的装置,包括导管,导管包括依次排布的头部、第一开裂区、第二开裂区及尾部,尾部用于连接钢拱架,第一开裂区包括若干条穿透导管管壁的第一裂缝,若干条第一裂缝沿导管周向依次排布,第二开裂区包括若干条穿透导管管壁的第二裂缝,若干条第二裂缝沿导管周向依次排布。
所述导管还包括第一注浆孔区域,第一注浆孔区域位于第一开裂区和第二开裂区之间,第一注浆孔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注浆孔。
若干个所述第一注浆孔在第一注浆孔区域呈梅花型布置。
所述导管还包括第二注浆孔区域,第二注浆孔区域位于第二开裂区和尾部之间,第二注浆孔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注浆孔。
若干个所述第二注浆孔在第二注浆孔区域呈梅花型布置。
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裂缝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裂缝之间的间距。
所述尾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钢拱架的卡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管能够很好地固定钢拱架,导管上的第一开裂区和第二开裂区在受力作用下张裂,注浆后,浆体工作各开裂区和各注浆孔向岩层四周渗入,增强了与导管固连的钢拱架的抗拉拔能力,减少了钢拱架向洞室以及沿围岩方向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与H型钢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开裂区和第二开裂区张裂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管的轴测图。
其中,
1、导管 2、第二注浆孔区域 21、第二注浆孔 3、第二开裂区 4、第一注浆孔区域41、第一注浆孔 5、第一开裂区 6、头部 7、尾部 8、H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岛林川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岛林川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8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衬砌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高初支钢拱架抗剪稳定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