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8099.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8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聂耳;孙卓;高维;张哲娟;朴贤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反应池 过滤池 高盐有机废水 预处理装置 空气泵 连通口 自吸泵 池壁 连通 正极 本实用新型 超滤膜组件 初步处理 电极阵列 惰性电极 交替设置 流体连通 内部设置 负极 出水口 进水口 漏斗状 排泥口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空气泵、自吸泵、依次流体连通的第一催化反应池、第二催化反应池以及过滤池,第一催化反应池上部设置进水口,第一催化反应池和第二催化反应池之间的第一池壁下部设置第一连通口,第二催化反应池和过滤池之间的第二池壁上部设置第二连通口,所述过滤池下部设置出水口;第一催化反应池和第二催化反应池内都设置惰性电极阵列,所述电极阵列正极和负极交替设置,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超滤膜组件,所述过滤池的底部呈漏斗状,且在漏斗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排泥口,所述空气泵连接连通过滤池,自吸泵连通过滤池。采用本装置可以实现对高盐有机废水的初步处理,为后续的进一步处理做准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高盐有机废水作为工业污水处理的一个难点,这些废水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含有例如Cl-、SO42-、Na+、Ca2+及Mg2+等大量无机盐阴阳离子。这类高盐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行业、医药行业、化工行业、矿山等行业及海水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水排放。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与高盐有机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有关的行业中,有三个行业排行居于前十,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0.21万吨)、食品加工行业(22.54万吨)、医药行业(21.93万吨)。三个行业的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占工业污水的总排放量的14.6%。废水中所含的无机盐可以造成环境渗透压升高,破坏环境中原生质的生物膜系统,特别是当此类高盐有机废水排放到水体中时,会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破坏周围环境的生态系统。高盐有机废水如果排入土壤中,由于无机盐的渗透,会导致土壤系统中的微生物、植物因脱水而死亡,这将造成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瓦解。同时,高盐有机废水中如果含有酚类等化工农药主要成分,将会对水生生物及人体机能等造成进一步损害。
高盐有机废水必须经过处理之后才能排放或者回用,对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主要技术包括三大类: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但生物法往往不适合处理高含盐废水。主要原因在于,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渗透压变高,引起微生物细胞脱水,从而导致细胞原生质分离;导致蛋白酶发生盐析作用从而降低生物体内脱氢酶的活性;高浓度的氯离子会对细菌产生毒害。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手段将溶剂和溶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污染控制的目的,主要包括蒸发、渗透和焚烧法等。化学法是通过添加药剂或者采用其他手段增强污水中的氧化还原性,以达到清除水体中污染物的目的。物理法和化学法具有普适性,可作为盐含量高、难降解、有毒物质的废水的终端处理手段。
但是目前的处理方法中都是将废水直接进行处理,没有分级处理,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没有进行分级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至少包括:
空气泵、自吸泵、依次流体连通的第一催化反应池、第二催化反应池以及过滤池,所述第一催化反应池上部设置进水口,第一催化反应池和第二催化反应池之间的第一池壁下部设置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催化反应池和过滤池之间的第二池壁上部设置第二连通口,所述过滤池下部设置出水口;所述第一催化反应池和第二催化反应池内都设置惰性电极阵列,所述电极阵列正极和负极交替设置,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超滤膜组件,所述过滤池的底部呈漏斗状,且在漏斗底部的最低点设置排泥口,所述空气泵连接连通过滤池,所述自吸泵连通过滤池。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空气泵、自吸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空气泵以及自吸泵都设置在第一催化反应池或者第二催化反应池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8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净水调节功能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频水处理器